風波降溫!中國大陸解禁安世半導體出口 荷蘭將撤回控制權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彭博周五(11/7)報導,中國大陸已允許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恢復從其中國工廠出口晶片,這為荷蘭政府讓步並撤回對這家中資公司的控制權鋪平道路。
知情人士透露,荷蘭政府準備擱置使其有權力改變安世半導體關鍵企業決策力的措施。這項命令由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於9月底發布,當時裁定對中國聞泰科技旗下的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凍結控制權1年。隨後,中國商務部為回應荷蘭政府採取接管控制的行動,10月4日宣布對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及其分包商的產品實施出口管制。
假如晶片從中國工廠出口一事獲得確認,荷蘭的控制權命令最快下周即可撤銷。
多家汽車公司官員透露,關鍵的電源控制晶片確實已開始從安世半導體的中國工廠出貨。歐摩威(Aumovio SE)執行長希爾施海特(Philipp Von Hirschheydt)在受訪時表示,本周收到中國核發的出口許可證後,已出貨安世半導體的半導體及其相關組件;歐摩威為福斯汽車(Volkswagen)、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和BMW集團的零件供應商。
希爾施海特也表示,據他了解,中國商務部周五已解除對安世半導體的更廣泛出口禁令,並提到,「所有程序和流程恢復正常仍需要一段時間」。未來4到6周內仍可能出現中斷,但「如果我目前掌握的資訊正確,我們不會受到影響」。
博世(Robert Bosch GmbH)也已開始從中國獲得安世半導體的晶片。截至周五上午,博世生產汽車電子產品的幾家工廠仍有臨時生產中斷狀況發生。
荷蘭政府周四(11/6)晚間表示,預計安世半導體的中國部門將在未來幾天恢復晶片供應,這與其先前的強硬立場有了明顯的軟化。卡雷曼斯表示,「鑑於我們與中國當局的建設性對話,荷蘭相信未來幾天,從中國運往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晶片供應將送達安世半導體的客戶」。德國經濟部發言人斯普(Luisa-Maria Spoo)表示,「我們非常歡迎局勢降溫,希望荷蘭與中國在此議題上持續談判,我們也與荷蘭及相關企業保持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