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臉譜|受傷找我!300醫護災區擺攤 備4機救中暑、觸電昏迷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縣光復鄉,連日來許多志工湧入協助災區。其中,有300多位護理師、醫師與急救員組成救護志工團,設立6個救護站,並有許多機動性移動的救護人員,不斷協助志工、災民處理受傷、中暑甚至觸電昏迷等醫療需求。25年資歷的護理師Patty說,大家都很有愛心,希望為家園努力,下次還有需要,還願意投入協助。

光復鄉災區不時可見有人在背包上,別著寫有「受傷請找我」字樣的志工,街道上也能見到救護站。
這些救護站、救護志工,是一群熱心的護理師、退休護理師、醫師與急救員(EMT)所組成,25年資歷的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Patty是成員之一,她表示,救護志工們規模龐大,有1000多人加入救護志工群組,固定會來協助者有300多人,救護志工採用排班制,連假期間每天平均有50人到60人參與。

Patty回顧,大家都很有愛心、希望為家園努力,一開始是有人召集,希望共同到災區協助,最後越來越多醫護參與,團隊在教師節連假期間就已進駐,除了人力,也自行攜帶棉棒、透氣膠帶等物品前來。
對於救護志工的運作機制,Patty指出,他們在災區設下6個救護站,分別位於敦厚路、光復國小、佛祖街等處,隨時都有人駐點提供民眾救護服務,另外,還有一些人是機動組成員,會攜帶棉棒等耗材到處走動,身上也會掛有明顯的識別,這些救護志工可以提供簡易包紮、頭暈時量測血壓等。


「其實就有點像是中央跟衛星一樣」,Patty形容,機動組類似衛星,救護站點則像中央補給站,甚至會有醫師進駐。她舉例,她有遇到前來求助的民眾,傷口出現異常變化,因此請醫師前來檢查。
記者觀察,救護站準備的醫療用品相當齊全,有大量棉棒、透氣膠帶等,還有水、涼感用品與口罩等,甚至有血壓機、血糖機、體溫計與血氧機等「4機」,器具頗為完備。

至於前來求助的對象,主要是遇到哪些問題,Patty說,多數接受服務者都是志工、工作人員,但也有災民需要幫忙,近期天氣熱,中暑、熱衰竭情況很多,也有人是觸電昏迷。她還提醒,志工們要保護好自己,像是多喝水、補充鹽分等,避免也成為需要被幫助的人。

相關新聞
超人臉譜|光啟高中餐飲科學生自發馳援 18人鏟土「超累」也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