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創新高!是否成台美談判籌碼 央行這樣回應

出版時間:2025/10/07 19:08
財經 金融保險
CC 文章
台灣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改寫新高。林林攝 zoomin
台灣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改寫新高。林林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9月底台灣外匯存底金額為6029.43億美元,月增55.13億美元,正式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媒體關注,台灣外匯存底豐沛,是否會成為台美談判籌碼,央行官員回應,央行並未參與經貿工作小組,兩者為獨立議題。

台灣外匯存底高居全球第4,央行今天公布最新數據,截至9月底,外匯存底金額6029.43億美元,再創新高,主要變動因素除了投資運用收益入袋、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動,新台幣匯率9月走揚,央行進場買匯調節,也是推升外匯存底的重要力道。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明,9月美元指數幾乎持平,但降息題材發酵,激勵美國科技股衝高,資金行情帶動下,台股跟著創高,也引領新台幣走升;9月部分交易日匯市波動較大,央行因此進場調節。

外匯存底與台美談判為獨立議題

由於台股強勢攻高,市值顯著成長,央行統計,114年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兆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72%,兩者雙創新高。

不過時值台美談判,韓國日前又宣布與美國達成匯率協議,引發聯想。媒體關注,台灣外匯存底規模龐大,是否可能成為談判籌碼。

蔡烱民強調,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維持良好溝通,但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的對美談判,這兩件事沒有關聯,完全獨立的議題。

央行總裁楊金龍。梁建裕攝 zoomin
央行總裁楊金龍。梁建裕攝

台灣每年經常帳順差規模突破千億美元

蔡烱民說明,央行並非談判小組成員,不清楚目前進度如何,也沒有被諮詢外匯存底可如何使用,另外,日本、韓國雖與美國達成協議,但細節尚不明朗,從近期新聞可以看出,雙方對於細節認知存在落差。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表示,韓國應以「現金預付」方式支付3500億美元,韓國政府憂心無法承擔如此龐大的現金水位,甚至認為恐使國家陷入金融危機,因而衍生後續的貨幣互換協議,成為金融圈熱議話題。

蔡烱民分析,台灣與韓國狀況不同,第一,台灣每年經常帳順差規模非常龐大,突破千億美元,第二,台灣長期累積龐大海外資產,規模約達新台幣3兆元,其中國人持有海外資產高達1.5兆元,很大一部分是企業持有,可用於對外投資,這也是廠商投資的資金來源。

央行與美國財政部保持聯繫

蔡烱民並指出,台灣流動性沒有問題,至於會不會運用外匯存底對外投資,央行沒有得到這類資訊,也沒有跟美國商務部聯繫;就央行立場,台灣海外資產的外幣資產部位,非常充裕。

媒體追問,韓國每月須提供干預匯市數據給美國,是否增添台灣央行壓力,蔡烱民回答,這屬於透明度的議題,美國財政部半年公布的匯率報告也有相關討論,台美雙方一直有在溝通,但目前作法沒有變化。

蔡烱民表示,在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中所關切的議題,是其他國家是否有不公平競爭,假設有干預匯市,調節應該是雙向而非單向,台灣與美國財政部保持聯繫,美方了解台灣央行的立場。(中央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外匯存底 # 央行 # 經貿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