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學者獲物理獎「完全驚呆了」 球能穿牆嗎?量子穿隧效應突破常識

出版時間:2025/10/07 19:38 (更新時間:2025/10/07 19:50)
國際 熱搜話題
張翠蘭 文章
美國學者克拉克的研究,奠定了量子計算的基礎。法新社 zoomin
美國學者克拉克的研究,奠定了量子計算的基礎。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新晉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克拉克周二(10/7)得知自己獲得殊榮時,坦言「完全驚呆了,我從未想過這會成為諾貝爾獎的基礎」。

克拉克(John Clarke)10月7日在公布諾貝爾物理獎的記者會上,回顧自己20世紀80年代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時,說道:「我們的發現,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量子計算的基礎。」

另2名獲獎學者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和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現在都在Google量子人工智慧(AI)部門工作,該公司2019年開發出首台超導量子計算機,並展現出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量子優勢。

不過克拉克向諾貝爾委員會坦言,他們當時並不清楚1985年的研究將產生多大的影響,「 我們根本沒有想到,這項發現會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根據諾貝爾官網的說明,當把球扔向牆壁時,你肯定會看到它反彈回來。如果球突然出現在牆的另一邊,你會感到非常驚訝。在量子力學中,這種現象稱為「穿隧效應」(tunnelling)。

克拉克與另2名學者透過一系列實驗證明,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可以在一個大到可以握在手中的系統中具體化。量子的超導電子系統可以從一種狀態穿隧到另一種狀態,就像直接穿過一面牆一樣。該系統能吸收和釋放特定大小的能量。這在古典力學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

當把球扔向牆壁時,你肯定會看到它反彈回來(圖左)。如果球突然出現在一堵實心牆的另一邊(圖右),你會感到非常驚訝。正是這種現象讓量子物理學背上怪誕和反直覺的名聲。取自諾貝爾官網 zoomin
當把球扔向牆壁時,你肯定會看到它反彈回來(圖左)。如果球突然出現在一堵實心牆的另一邊(圖右),你會感到非常驚訝。正是這種現象讓量子物理學背上怪誕和反直覺的名聲。取自諾貝爾官網

在古典力學中,一顆球必須要有足夠能量才能到達障礙的另外一邊。

但在量子力學裡,這顆球(粒子的能量)可以透過穿隧效應,不需要很高的能量,也有微小機率出現在障礙的另一邊。

量子力學描述了物質和能量在原子尺度或以下尺度的行為,它允許粒子直接穿過屏障,這個過程就被稱為「穿隧」。但當涉及大量粒子時,這些量子力學效應通常變得微不足道。微觀層面上成立的現象,在宏觀層面上卻被認為不成立。例如,單個原子可以穿過障礙,但由大量粒子組成的網球無法穿過。

然而,今年3位得主透過實驗證明,量子穿隧效應也可以在宏觀尺度上觀察到。

■相關新聞:
2025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美國3學者 為開發量子電腦鋪路

發稿時間: 19:38
更新:新增內容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諾貝爾獎 # 物理獎 # 量子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