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本人再獲諾貝爾獎!北川進曾來台交流 接通知誤以為「推銷電話」

出版時間:2025/10/08 20:39
國際 熱搜話題
張翠蘭 文章
北川進10月8日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共同得主,在京都大學的記者會上開心分享心得。法新社 zoomin
北川進10月8日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共同得主,在京都大學的記者會上開心分享心得。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京都大學特聘教授北川進周三(10/8)成為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成為今年第2位獲得諾貝爾殊榮的日本人,並拿下日本第32枚諾貝爾獎。北川曾擔任「日台生醫研討會」的日方代表學者,也來台灣與輔仁大學、清華大學分享研發成果。談到接獲通知獲獎的電話,他笑稱原本還以為是「推銷電話」。

74歳北川進10月8日在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現場接受英語越洋電話採訪,回應委員會的祝賀時說:「謝謝。我多年的研究成果得到認可,我感到非常榮幸。」

談及得知獲獎消息後的感受時,他說:「我既驚訝又高興。我想和其他兩位獲獎者分享這份喜悅。」

而他也立即搭車到京都大學為其舉行的新聞記者會,向各界分享心情。

通知得獎「以為又是推銷電話」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北川在記者會上首先說道:「我創造新材料,開發出具有新功能的材料。接受新的挑戰是身為科學家的樂趣之一。雖然有時會很艱難,但在過去的30年裡,我一直樂在其中。」

他接著又說:「獲得這份殊榮令我感動不已,並想向所有與我一起參與這個項目的人表示感謝。」除了對家人的支持表達感謝,他也感激京都讓其在退休後繼續研究。

談到獲獎通知那一刻,北川也透露,當時正在收拾工作,電話突然響起,「由於最近接到的推銷電話比較多,以為又是同樣情況,心情略微不好接起電話,結果卻意外發現是(諾貝爾)評選委員會打來的。」

北川進起初還以為諾貝爾獎打來的電話,是推銷電話。美聯社 zoomin
北川進起初還以為諾貝爾獎打來的電話,是推銷電話。美聯社

日本拿下第32枚諾貝爾獎

北川進與6日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的大阪大學特任教授坂口志文,都是畢業於科研實力雄厚的京都大學,北川獲獎後,使得與京都有深厚淵源的「京都幫」的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17人。連帶也助日本拿下第32枚諾貝爾獎。

■相關新聞:
坂口志文獲日本第31枚諾貝爾獎 喜稱「榮幸」校方爆雷聲歡呼

根據NHK報導,在研究有機材料與金屬材料的化合物時,北川開發一種名為「多孔金屬複合物」的材料,這種材料擁有許多極小的孔隙,其大小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進行調整,從而可以捕獲特定氣體或提取特定物質。

這項技術可望有效回收工廠和車輛排放的有害氣體,並安全儲存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目前正在進行研究,以將此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包括有效回收工廠和車輛中的有害氣體,以及安全儲存燃料電池必不可少的氫氣。

日本《讀賣新聞》10月8日在北海道札幌市等各地發送快報,分享北川進獲得諾貝爾獎殊榮。法新社 zoomin
日本《讀賣新聞》10月8日在北海道札幌市等各地發送快報,分享北川進獲得諾貝爾獎殊榮。法新社

曾來台灣交流研發成果

北川進畢業於京都大學後,先後擔任近畿大學助理教授和東京都立大學教授,1998年成為京都大學教授。 2017年,他被任命為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去年被任命為京都大學執行副校長兼董事會成員。

除了在日本的學術職,北川還於1986年至1987年擔任德州A&M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於1996年擔任紐約市立大學的客座教授。

而北川進跟台灣也頗具淵源,是2021年日台生醫研討會(Japan-Taiwan Symposium)的日方代表學者,當年11月曾來台灣,與輔仁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分享研發成果,並討論全面合作事宜。

■相關新聞:
日英美3學者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開創材料科學新領域
宛如「妙麗」無敵空間小提包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哈利波特》式分子結構研究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諾貝爾獎 # 北川進 # 日本 # 京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