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市值從1兆暴增至4兆美元僅花這麼短時間 外媒預期最快今年挑戰5兆美元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輝達 周三盤中成為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上市公司,儘管收盤漲幅收斂,市值回落至3.97兆美元,但仍締造新里程碑。

目前全球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公司只有10家,輝達在25個月前市值還不到1兆美元,為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超越了它們,期間發生什麼事?且輝達市值未來能朝5兆美元邁進嗎?
根據美國投資媒體The Motley Fool報導,如果你對PC有興趣,那對輝達一定不陌生,多年來,它的圖形處理器(GPU)一直被是追求最佳視覺體驗的玩家首選產品。早在2010年代底,隨著人們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日益濃厚,其產品也受到關注,因為它們可以進行修改,以支援最佳的加密貨幣挖礦操作。
直到2022年底和2023年初,當生成式AI被進入大眾視野時,輝達的股價才開始暴漲。輝達的GPU是平行處理晶片,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處理複雜的運算,這些運算可以分解成更小的任務並同時處理。
2023年5月市值才突破1兆美元
AI運算在平行處理器中執行,輝達的 GPU 可以組合成集群,從而提高運行速度和效能。正因如此,輝達在AI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根據 Jon Peddie Research 的數據,其 GPU市佔率約達92%。
2023年5月30日,輝達市值突破1兆美元大關,全年股價飆漲239%。2024年,輝達繼續保持成長趨勢,於2024年2月23日突破2兆美元大關,並在不到4個月後的2024年6月5日突破3兆美元大關。 2024年全年,輝達股價上漲171%。
如果回頭來看,輝達的市值從 3 兆美元漲到 4 兆美元只花1年多的時間,股價在此期間上漲20%。
輝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 GPU 的銷售仍然火爆。執行長黃仁勳表示,該公司發現其新款Blackwell 晶片的需求量龐大,其性能比廣受歡迎的 Hopper 晶片強 40 倍。

CUDA軟體平台是輝達巨大優勢
隨著各大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建造資料中心,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LLM),從而驅動生成式AI產品,輝達也看到AI市場的巨大機會。該公司預計,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將從 2024 年的4000 億美元增至2028 年的 1 兆美元以上,而如前所述,輝達仍可能佔據最大市佔。
此外,輝達的CUDA軟體平台是一個巨大優勢,因為它為開發基於 輝達GPU 的 AI 模型的研發人員提供工具,對於任何研發人員來說,切換到其他平台的成本都非常高昂,因此輝達透過CUDA平台,擁有一個在未來幾年內鎖定的客戶群。
如果輝達市值要達到5兆美元,輝達的股價需要再上漲25%,達到每股約205美元。巴克萊分析師已將輝達的目標價定為200美元,因此這並非不可能。此外,考慮到分析師普遍預期的全年每股純益為4.29美元,這比該公司2025財年(截至1月26日)的全年收益成長66%。

上漲動力來自客戶對AI支出承諾
輝達在2026財年第1季(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營收年增69%,如果在8月27日發布的第2季財報中取得類似的業績,那實現5兆美元市值目標的時間有機會在今年底看到。
綜合其他外媒報導,分析認為,輝達突破4兆代表其進一步鞏固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本波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其最大客戶對AI支出的持續承諾,顯示其產品需求仍然強勁。
有統計顯示,微軟、Meta、亞馬遜、Alphabet預計將在未來每個財年投入約3500億美元資本支出,高於本財年的3100億美元,這4家公司的支出佔據輝達收入逾40%。
Zacks投資管理公司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表示,輝達的產品是AI邁向下一階段不可或缺的一環,4月股價創下低點後市場重新聚焦於這家公司,毋庸置疑,這90天的表現相當出色。

分析師最樂觀上調輝達至250美元
Mahoney資產管理公司總裁Ken Mahoney認為,輝達下一波上漲的潛在催化劑是即將到來的財報季,關鍵看這家公司是否會繼續超預期業績+上調展望的慣例。
Mahoney也指出,目前輝達的估值仍低於過去10年平均水平,這意味著股價「仍有上升空間」。目前該股的遠期本益比約為33倍,「如果你把增速考慮進去,這個估值並不算太貴。」
華爾街也長期看好輝達。近日,美國投行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將英偉達目標價從175美元上調至250美元——這一水準相當於約6兆美元的市值。
目前,市值能與輝達媲美的公司屈指可數,最接近的微軟略超3.7兆美元,蘋果為3.1兆美元。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初時,蘋果突破3兆美元歷史時刻,輝達市值僅7500億美元。直到2023年年中,蘋果才首次在收盤時站穩3兆大關,而輝達當時才剛突破1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