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大顆」火星隕石逾1.5億成交創紀錄 罕見恐龍化石搶風頭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地球上迄今發現最大顆的火星隕石,周三(7/16)在紐約的拍賣會,以530萬美元(約1.5億元台幣)的價格成交,創下有史以來最貴的隕石紀錄。然而,一具罕見的幼年恐龍化石卻搶走了風頭,在瘋狂競標下以3050萬美元(約8.98億元台幣)的價格成交,是恐龍拍賣史上第三高。 2025/07/17 16:05 國際 奇人妙事
台肥籲政府重視「氨」能源 日本早一步土洋聯手搶零碳排商機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近期環境部舉辦「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台肥(1722)呼籲政府發展「氨」能源,強調台灣可自產且完全擺脫碳排問題,日本企業也擴大布局,躍為潔淨能源的新顯學。 2025/07/15 13:38 能源
AI電力需求激增考驗川普「大而美法案」 如何重塑美國氣候與能源政策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隨著美國共和黨「大而美法案」在國會兩院通過,美國總統川普基本上兌現他的競選承諾,也就是大幅限縮前任總統拜登具時代意義的氣候政策。專家指出,目前正值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激增之際,取消潔淨能源的稅務誘因,勢將讓新能源的需求都將轉向化石燃料產業,導致更多溫室氣體排放與空氣污染。 2025/07/04 15:01 國際 熱搜話題
台南南瀛天文館開幕!摘星市集熱鬧滾滾 展開探索宇宙奇幻旅程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南瀛天文館「南瀛仲夏摘星趣」今天盛大開幕!戶外推出「摘星市集」,打造結合美食、手作、農產與天文科普的星光盛會,熱鬧滾滾、精彩可期,歡迎遊客早早卡位,進館看攝影展、聽講座,一同踏上宇宙探索的奇幻旅程。 2025/06/28 10:04 生活 旅遊
最新報告:再生能源供應破紀錄 全球碳排量仍連4年創新高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能源在日常生活和產業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根據產業機構「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EI)發布的年度報告,再生能源在內所有形式的能源供應去年均創下新高,然而在化石燃料使用持續增加情況下,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連續4年改寫歷史高點。 2025/06/27 15:15 國際 熱搜話題
美國15年來首座!紐約州將建新核電廠 迎戰AI耗電挑戰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紐約州周一(6/23)宣布,計劃開發和建造一座大型零排放先進核電廠,完工後可發電至少1000兆瓦。這將是美國15年來首個新建的大型核電廠,以應對人工智慧(AI)發展時代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也是對川普總統加快核電廠計畫審批承諾的重大考驗。 2025/06/24 18:55 國際 熱搜話題
2數字看了心驚!中東產油亞洲購買超過8成 多達9成通過荷姆茲海峽 【于倩若/綜合報導】稍早傳出伊朗國會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我經濟部隨後示警油電氣價格恐因此全面上漲。伊朗事件暴露了亞洲對中東石油的依賴,2個數字可看出若荷姆茲海峽被封,對亞洲的衝擊有多大。 2025/06/23 15:45 財經 國際焦點
賴清德大登場!團結國家首講新莊開跑 從長毛象講到統戰威脅 【記者施智齡/新北報導】全台空前罷免行動將在35天後舉行投票,國民黨、民進黨總動員宣講各催「不同意」、「同意」票,總統賴清德的「團結國家十講」也在今晚開跑,賴開講從台灣數十萬年前早有長毛象、金絲猴等生物,一路講到中國威脅,並從國家定義駁斥中國擁台灣主權的說法。 2025/06/22 20:00 政治 黨政要聞
豐田章男脫口「電動車污染更多」 害電動車被罵成「碳炸彈」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今年4月接受《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採訪內容,最近在網路上瘋傳,原因是他當時表示,900萬輛電動車的排放影響,相當於2700萬輛混合動力車。據他所說,這意味著1輛電動車的污染程度相當於3輛混合動力車。 然而,專門報導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替代能源車的美國媒體《INSIDE EVs》,在上周的報導中指出,許多媒體對豐田章男的言論大加讚賞,稱這是確鑿地承認電動車是「碳排放炸彈」(carbon bombshell),這造成人們對電動車更廣泛的懷疑。 2025/06/20 07:20 財經 產業脈動 國際焦點
投資長觀點|以伊衝突衝擊有多大? 能源供應成最重要觀察指標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以色列上周對伊朗發動空襲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使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再度升溫,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新變數。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認為,短期內市場將維持震盪格局,避險資產如黃金、高評級債券與石油將持續強勢。 2025/06/17 21:23 財經 投資長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