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喊「統一是必然」!要美國謹言慎行 外交部批:凸顯中國傲慢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31日在東協防長擴大會議舉行會談,中方聲明稱,董軍指出「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是歷史必然趨勢」,敦促美國明確反對台灣獨立。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嚴正重申,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獨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呼籲國際社會與民主台灣共同維護台海、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反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2025/10/31 22:10 政治 黨政要聞
「地表最強戰車」M1A2T成軍 賴清德暗嗆鄭麗文:接受侵略者主張無法達到和平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地表最強戰車」M1A2T去年底陸續交運回台,經過近10個月整備訓練、實彈射擊,首支戰車營今天在新竹湖口舉行成軍典禮,總統賴清德也親自主持。他致詞時強調,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堅決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反對 「一國兩制」,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 2025/10/31 16:58 政治
沈伯洋遭陸立案調查 國安局憂境內跟蹤、脅迫:已請警政單位注意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昨遭中國大陸重慶公安局通報,依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調查。國安局長蔡明彥今表示,這動作宣示性效果較大,沒有實質意義,但在境內已請警政單位注意,避免在地協力者跟蹤或其他脅迫,境外部分也請沈伯洋注意,部分友中親中的國家友引渡措施,要提高警覺。 2025/10/29 10:13 政治 黨政要聞
鄭麗文上任前4天 密派蕭旭岑赴陸會宋濤「談話內容全曝光」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將於11月1日上任,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被提名為國民黨副主席。今晚在天津和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據了解,蕭旭岑會中提到,兩黨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更說「去中化」不是多數台灣人民想法。針對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年,在國共團結一致下,才艱苦打贏勝利,兩岸共同紀念光復節非常有意義,他也深信兩岸中國人有智慧解決彼此分期。 2025/10/28 19:31 政治 黨政要聞
鄭麗文嗆綠搞政治鬥爭!民進黨酸悲哀:親中急統連藍內部都憂心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昨在花蓮出席活動時,批評民進黨搞政治鬥爭。對此,民進黨發言人韓瑩今(27)日表示,中央執政團隊於花蓮光復災後重建以及非洲豬瘟防疫皆全力投入、解決問題,鄭麗文仍只會噴政治口水攻擊中央,令人感到遺憾,言行印證「只會繼續悲哀下去」,親中急統路線連國民黨內都憂心。 2025/10/27 10:59 政治 黨政要聞
陸大使投書批扭曲台海和平 我駐英代表處反擊:誤導國際輿論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向英國媒體投書稱,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脅是台獨,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则,「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結果。對此,我國駐英代表處今(27)日發聲明嚴正駁斥,鄭澤光惡意曲解聯合國文件與國際法並嚴重誤導國際輿論。 2025/10/27 10:42 政治 國會攻防
接見新任德國駐台代表 林佳龍籲正視中國「3個80年」歷史論述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德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8月中抵任,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接見狄嘉信,交流台德關係、區域安全等議題,並呼籲德國正視中國以法律戰、歷史論述戰企圖誤導國際社會,削弱台灣主權。狄嘉信表示,台德存在廣大的合作空間,他強調,《聯合國憲章》中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則,應涵蓋台灣。 2025/10/14 11:46 政治 黨政要聞
北京斥賴清德曝trouble maker本性 外交部: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國慶演說未提「兩岸互不隸屬」論述,但喊話期待中國停止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放棄以武力、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引來中國外交部跳腳,稱賴清德老調重彈、歪曲挑戰歷史事實,暴露「戰爭製造者」本性。我外交部晚間呼籲北京當局正視歴史事實,停止扭曲史實,並誤導國際視聽。 2025/10/10 21:27 政治 黨政要聞
美媒:習近平尋求川普明確反對台灣獨立 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對與中國達成經濟協議展現出興趣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畫藉機施壓川普,要求他正式表態美國「反對」台灣獨立。 2025/09/28 13:48 國際 寰宇要聞
聯大將登場!荷蘭通過「在聯合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外交部:持續推進合作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聯合國大會將於9月22日至26日登場,荷蘭眾議院通過多位跨黨派議員提出的「在聯合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動議案,針對荷蘭國會議員再度展現挺台立場,對此,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將在台荷關係的友好基礎上,持續推進兩國關鍵領域合作。 2025/09/21 10:35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