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5秒失去全國60%用電量 大停電後重啟電網為何這麼難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這是電網營運商預先做好計劃但希望永遠不會遇到的最壞情況。西班牙和葡萄牙周一(4/28)遭到「零電」(el cero、the zero)大規停電打擊,其中西班牙在短短5秒內失去全國60%用電量,技術人員正在釐清原因,並努力儘力恢復電網運作。 2025/04/29 14:05 國際 寰宇要聞
防中國洗產地!經部將強化MIT認定標準 郭智輝鬆口可能上修35%加值比率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持續,美國對中國透過第三地「洗產地」輸出高度警戒,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於立法院表示,政府將逐步強化MIT台灣製造認定標準,包括未來汽車產業比照電子資通產品,排除中國供應鏈,以及檢討現行35%在地加值門檻是否上修,以遏止產地來源「漂白」情形。 2025/04/23 17:11 財經 政策法規
泓德能源今年充電站挑戰304座 談貿易戰「為採購添優勢」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泓德能源今年再度參與「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以虛擬電廠為出發點,展示多項移動能源解決方案。泓德能源也針對充電站建置進度、漫遊平台開發、虛擬電廠架構、海外業務發展與中美貿易情勢下的採購策略等面向,說明公司2025年度營運重點與發展規劃,對於中美貿易局勢貿易戰對太陽能板影響,泓德能源則認為,這反能帶來採購優勢。 2025/04/23 14:14 能源
周末精選|陽明山大火肇因儀器自燃? 國科會低調不敢說!學者分析一文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4/14發生火燒山意外,燃燒面積達50公頃,原因初判為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設置的空氣品質感測儀器起火。對此,學者分析,空品感測器確實有供電系統或電路短路造成的自燃風險,但都可採取保護措施,空品監測引發自燃的案例很少見,確切原因有待調查出爐。 另外,學者也指出,森林火災會導致土石流風險上升、空氣品質惡化,以及生態系受損等,可藉由提升早期預警系統、建構緊急取水設施等,減少火災衝擊。 2025/04/19 07:00 生活 文教
外媒:美中關稅報復螺旋 對中小企業猶如滅絕性打擊 美國總統川普這波關稅戰正以難預測且代價高昂的方式波及全球經濟,尤其與中國間的關稅報復螺旋,恐使6000多億美元雙邊貿易幾近歸零,對中小企業更猶如滅絕性打擊。 2025/04/12 17:30 財經 國際焦點
有片|光電綠能徵才有詐!竹聯幫弘仁會吸金5千萬手法曝 他二度就業遭詐850萬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以暴力兇狠聞名的竹聯幫弘仁會,成為國內治安隱憂,近年轉變犯罪手法,以投資太陽能板、光電等綠能事業,大舉刊登徵人廣告,再鼓吹求職者籌措資金投資,或以「規避稅額」為由,要求員工申辦虛擬貨幣帳戶,供集團洗錢使用,刑事局歷經多月追查,逮捕丁男共25人,初估被害者80人,損失高達5千多萬,其中一名退休二度就業的被害男子,被騙走850萬元,警方訊後將全案依組織犯罪、詐欺等移送法辦,檢方近日偵結起訴。 2025/04/02 11:00 社會 突發現場
聯電新加坡廠擴建落成 切入22奈米製程、強化全球多元生產基地布局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電(2303)今(1)日宣布在新加坡舉行擴建新廠開幕典禮,新廠第一期將自2026年開始量產,預計將使聯電新加坡Fab 12i廠總產能提升至每年超過100萬片12吋晶圓。此外,聯電這座新廠也將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提供用於通訊、物聯網(IoT)、車用和人工智慧(AI)創新領域的半導體晶片。 2025/04/01 16:50 財經 產業脈動
施振榮獲聘帛琉高級經濟顧問 將協助推動經濟及7項產業發展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17日)獲帛琉總統惠恕仁聘為高級經濟顧問,雙方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台灣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積極協助推動帛琉本地的經濟發展,及在健康、生物多樣性、能源、數據與通訊領域,高階旅遊、帛琉品牌建設等多項領域展開創新商業模式的合作,為帛琉創造機會並擴大影響力。 2025/03/17 11:09 財經 財經人物
小細胞肺癌自備發電機!凶猛原因解密 新藥開發露曙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小細胞肺癌被稱為肺癌中的「癌王」,增生快速難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患者確診時九成已經擴散轉移,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台大醫院參與跨國研究計畫,解開促進小細胞肺癌高度侵襲性的秘密武器,原來腫瘤宛如有太陽能板可自主發電,同時發現河豚毒素可抑制發電,減少腫瘤轉移、延長小鼠存活率,讓新藥開發露出曙光。 2025/03/12 13:21 生活 醫藥
諾貝爾得主舒爾茲看過「富士康秘密房間」 AI還需人類教處理異常例外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際期權定價大師、史丹佛大學商學院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榮譽教授,今日應台師大邀請來台,專題演講「不確性性、AI人工智慧、金融風險與永續發展」。他認為AI並非萬能,大家高估人工智慧,AI雖可提升組織管理效率,但仍須靠人類告知如何處理異常例外事件。 2025/03/11 12:30 財經 科技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