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開學典禮 校長陳文章:持續優化學研能量、精進未來大學基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大學今天舉行114學年度開學典禮,校長陳文章在致詞時勉勵新生勇於探索、樂在學習,即使面對挑戰與波折,也能堅定朝夢想邁進,並提到台大近年持續優化既有的教學研究能量,並精進未來大學的基礎,也透過現有3位畢業校學士和探索學習計畫學生的故事,讓豐沛的學習資源更具體。 2025/08/31 15:29 生活 文教
政大宿舍挨轟設備殘破、蟲害叢生 家長:學生拿布遮牆擋壁癌屑掉身上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有家長在社群平台分享,政大自強7舍牆面發霉、收納櫃層層鐵鏽,引發熱議。政大校方今天表示,因配合捷運工程,宿舍拆除後房間數大減,舊宿舍暫難全面騰空大幅整修。 2025/08/26 19:16 生活
高溫引爆「蛋蛋」危機!奇美醫院揭恐怖影響 6習慣提振雄風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高溫不只會中暑,還可能令男性「當機」!台南永康奇美醫院透過透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高溫會抑制大腦向睪丸發出的賀爾蒙指令,使得「精蟲工廠」無法順利運作,甚至會影響勃起硬度,呼籲高風險族群落實六大習慣,提振雄風。 2025/08/26 18:36 生活 醫藥
抗熱傷害風險!台灣順豐總座:啟動夏季高溫津貼 4個月補助近萬元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夏季天氣炎熱,考量6至9月夏季戶外與倉儲作業面臨高溫的熱傷害風險,台灣順豐總經理潘逸俊宣布,啟動高溫津貼方案,連續4個月針對第一線同仁提供額外津貼補助,以減緩酷暑帶來的生理負擔與壓力,據悉,4個月津貼約近萬元。 2025/08/18 17:48 生活 職場
獨家|少觀所少年一句話惹哭志工!「媽媽還在不會入幫派」 她淚憶幼童喪母一夜長大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與台北少年觀護所合作,本月5日至今天舉辦為期4日、3梯次「更新轉化營」,透過夏令營結合冒險闖關、團隊合作及行動劇場,引導166名少年學習合作、建立信任並實現自我突破。從事幼教業的涵涵(27歲)擔任協會志工,幫助少年「阿仁」打開心房,聽到他自訴年幼喪母的無助,「媽媽如果還在世,也許不會加入幫派」,讓涵涵回想曾有幼兒園的學童,遇到母逝一夜長大的蛻變,涵涵淚眼婆娑表示「蠻心疼的」,盼這些少年感受到「世界還有人愛著他們」。 2025/08/07 15:11 社會
兒少也會脂肪肝! 暑假「這些壞習慣」讓13歲弟肝功能飆高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快樂的暑假已過一半,不少兒少3C不離身,從早上起床一路吃飯配手機、電動到晚上,有名13歲青少年因此出現,肝指數和三酸甘油脂等指數超標、胰島素阻抗等現象。醫師提醒,要避免兒童與青少年罹患脂肪肝,可從彈性安排3C時間、鼓勵孩子多動、調整飲食習慣、建立規律作息,及注意警訊並及早檢查等5大策略著手。 2025/08/02 15:26 生活 醫藥
元智與伊利諾理工學院簽署MOU 靠徐旭東兒子徐國安牽線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元智大學今(30)日與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線上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合作項目包含學術研究、課程共授等,也將共推2+2學士學位學程、1+1碩士學位學程等。身為伊利諾理工學院校友的元智校長廖慶榮透露,此一合作,是同為校友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之子徐國安所牽線。 2025/07/30 12:03 生活 文教
國科會加重違反學倫懲處 防強迫抽血重演!擴及學校連坐罰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師大爆發女足強迫抽血案震驚社會,進行抽血實驗的研究和國科會研究計畫有關。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29)日表示,未來將更新研究人員的學術倫理守則,並針對不同領域有不同細項規定,另外也將加重對違反學術倫理者的懲處,像是最低停權年限拉長,以及若違反規定者所屬學校單位、機構,普遍有違反學倫情況,不排除把停權擴及整個單位。 2025/07/29 14:12 生活 文教
邱正雄辭世!曾自曝初中差點被退學 被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曾任央行副總裁、前行政院長的前財政部長邱正雄,過去1年因健康急轉直下,不敵病魔於22日辭世,享壽83歲。央行在官方臉書以近2000字長文緬懷這位謙沖為懷的財經長者,邱正雄兼具政策視野與實務經驗,深深影響我國金融制度與市場發展,卸任公職後曾帶領台灣解除多家金融機構危機贏得「救火大隊長」美譽,更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被金融圈冠上「活字典」封號。 2025/07/27 07:40 財經 財經人物
大體老師3|AI無法取代!捐贈條件曝光「家屬捨得」最重要 醫學生時時感恩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孟子‧公孫丑上》記載,曾子對子襄說,聽聞孔子提到真正的大勇,就是合乎義理,即使面對千萬人,仍勇往直前。時至今日,有群人看透生死,想要在身後助人,因此生前簽下「遺體捐贈解剖志願書」,同意在臨終時,將一身皮囊捐給醫學院,供醫學生上解剖課使用,儘管面對千萬刀剮,仍堅持用身體展示人體奧妙。這群人也是醫學生行醫路上的第一個病人,透過解剖過程,直接感受生命與死亡,進而反思人生。這群人我們稱他--「大體老師」。 2025/07/24 18:2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