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千搶先直擊三航北廊廳 桃機2天1夜體驗營7/18開放報名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預計今年底前啟用,機場公司第3年舉辦「桃園機場體驗營-2025夜宿桃機Chill一夏」,今年新增全新獨家行程,2天1夜5000元,搶先直擊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7/18中午12點開放網路報名,共3梯次,每梯次28名學員,參訪亮點還有星宇航空地勤車隊、運籌中心及長榮空廚,並入住全台唯一機場膠囊旅館。 2025/07/17 17:45 生活 旅遊
漢光及城鎮韌性演習!桃機7/13至17受影響 留意航班資訊、聯外交通管制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暑假旅遊旺季即將來臨,機場公司預估7月至8月總運量將達853萬人次,較2024年成長9.5%,有機會超越2019年同期客運量852萬人次,為配合「漢光41號演習」及「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實施期間整體交通與安全管制措施,機場公司提醒旅客與接送親友,自7/13至17日期間留意最新航班資訊,並於出發當日提早抵達機場,以確保行程順利。 2025/07/13 12:10 生活 旅遊
網傳桃機女廁「天花板藏針孔」 機場公司急澄清:是孔洞漏補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有網友於Threads上發文指出,今(28)日登機前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女廁發現「天花板裡暗藏針孔」,立刻引發熱議。對此,桃園機場公司派員調查後緊急澄清,「該孔洞原先是掛勾架,因拆除後遺留孔洞漏補,非被裝設針孔」,虛驚一場。 2025/06/28 14:30 生活 交通
桃機暑假運量將創新高!提前3小時到場 行李綁帶鬆脫影響運送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航空產業復甦力道強勁,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德說明,桃園機場今(2025)年1至5月客運量,達1,957萬人次,6月4日起突破2000萬人次,已恢復2019年同期96.5%的運量。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即將來臨,機場公司預估7月至8月總運量將達853萬人次,較2024年成長9.5%,有機會超越2019年同期客運量852萬人次。 2025/06/24 16:41 生活 旅遊
墜機未滿24小時又驚魂 印度航空驚傳收到炸彈威脅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距離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波音787客機空難不到24小時,印度航空另一架飛機周五(6/13)竟接獲炸彈威脅,最終緊急降落在泰國普吉島(Phuket)。 2025/06/13 16:21 國際 寰宇要聞
桃機三航北登機廊何時啟用?國發會vs交長落差三個月 桃機公司這樣說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發會5/29公布資料,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預計在9/15前啟動,但交通部長陳世凱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希望趕在今年年底前跟大家見面,讓大家新年的時候到這8個閘口登機,針對國發會、部長啟用時程不一,對此,桃園機場公司表示,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估計9月可完成,但考量為全新設施,爭取有充裕的時間做更嚴謹的系統驗證作業,部長指示的年底前全數啟用8個登機門目標下,盡速啟用投入營運。 2025/06/12 14:42 生活 交通
黃牛拒檢嚇到外籍男跳車 3招認明機場合法計程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天晚間發生非法白牌車在機場攬客拒檢,闖紅燈逃逸直到西班牙籍旅客跳車受傷才停車。桃園機場公司建議旅客從3招認明機場合法排班計程車,包括車頂燈標記桃園機場、車身標記桃園機場及專屬編號、白底紅字T開頭的營業車牌,排班計程車及租賃車皆不會在航廈內進行攬客。 2025/06/07 11:49 生活 交通
揭第三航廈面紗!桃機第二航廈展出迷你版局部模型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2027年試營運,其中北登機廊廳預計今年9/15前啟用,為使外界了解工程細節,機場公司於第二航廈南側五樓商場展出比例尺1:2000的第三航廈局部模型,透過剖面鉅細靡遺地呈現地下二樓到地上四樓的外觀特色、室內各樓層空間配置及進出道路等,旅客立足模型前可透過窗貼對照窗外第三航廈施工實況、周圍建築實景等相對位置,共同見證雄偉航廈的建設過程,第二航廈南側五樓商場是不需要搭飛機也能去的非管制區。 2025/06/04 17:36 生活 旅遊
華航1班機清晨降落遭鳥擊 桃機急關跑道35分鐘、影響13航班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今(31)日為端午連假第2天,中華航空傳出一架自維也納飛台北航班,於清晨5點左右降落桃園機場時疑遭鳥擊,對此,桃園機場公司表示,接獲塔台通報後,暫時關閉該跑道,並派員前往現場處置,共影響13班航班。 2025/05/31 11:48 生活 交通
星宇航機拖車撞長榮航勤!車損無人傷 桃機依規裁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星宇航空航機拖車今日(5/16)在桃園機場C1/C2機坪之間,不慎正面碰撞長榮航勤航機拖車,造成雙方車損、無人員傷亡,桃機公司表示,雙方酒測值均為零,現場於上午8時42分清理完成,未影響機坪作業與機場營運,後續將依違規事件裁處。 2025/05/16 12:22 生活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