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歌王」染30年惡習 突狂咳、中氣變差!竟是癌王找上門

「歌王」染30年惡習 突狂咳、中氣變差!竟是癌王找上門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一名56歲王姓男子,相當熱愛唱歌,聚會時總不忘上台高歌一曲,近來歡歌時卻不時出現狂咳、呼吸急促、中氣不足狀況,經就醫檢查,醫師發現他菸齡竟長達30年,遂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果然在右上肺發現一顆約2公分、邊緣不規則腫瘤,切除後證實為惡性,所幸並未擴散,經治療後讓他又能一展歌喉。
投書批健保醫師深夜道歉!坦承錯誤引用 將向國際期刊更正

投書批健保醫師深夜道歉!坦承錯誤引用 將向國際期刊更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刊登一篇讀者投書,指稱台灣健保瀕臨崩潰卻錯誤引用數據,引起台灣醫界熱議,衛福部部長邱泰源更要正式向《刺胳針》回應與澄清。中國附醫今日(4/26)深夜透過新聞稿,針對錯誤內容代替投書醫師向各界致歉,並立即詳列整理錯誤處,向期刊提出更正申請。
醫投書國際稱健保瀕崩潰!錯誤百出 台大醫院長:太簡化問題

醫投書國際稱健保瀕崩潰!錯誤百出 台大醫院長:太簡化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刊登一篇讀者投書,指稱台灣健保瀕臨崩潰,醫界熱議其中引用數據錯誤百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制度確實有些問題但沒有該作者講得那麼不堪,也不該把問題過度簡化。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將正式向《刺胳針》回應與澄清。
今夏新冠疫情恐再升溫 80萬人快打第二劑JN.1疫苗

今夏新冠疫情恐再升溫 80萬人快打第二劑JN.1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夏天全球迎來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台灣的新冠死亡率甚至在7月攀升至全年最高點,顯示新冠病毒威脅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今年夏季可能再出現一波疫情,4月8日已開放三大族群接種第二劑JN.1新冠疫苗,預估6月底前約有8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呼籲在疫情達高峰前建立足夠保護力。
台灣每年26件兒虐重傷!四分之一死亡 倖存七成永久神經障礙

台灣每年26件兒虐重傷!四分之一死亡 倖存七成永久神經障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近5年台灣每年平均有26名兒少受虐致死或重傷,其中5成診斷出受虐性腦傷,25%以上喪命。倖存者7成會永久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癲癇等,5成以上視力部分或完全喪失。常見家長以意外跌落當藉口,但醫師直言,從150公分高度以下跌落,造成嚴重顱內受傷的機會極微,85%是人為。
每年近千人遭蛇吻!最常見2毒蛇 牢記「5要5不」保命

每年近千人遭蛇吻!最常見2毒蛇 牢記「5要5不」保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疾病管制署表示,最常見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佔八成,其餘是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等,不慎被咬傷要記住蛇的外觀特徵、脫下飾品,別割開傷口或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不飲酒,儘速就醫在4-8小時內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癒率高。
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防治成為各國首要課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國民健康署今年起將成人公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盼找出八成的慢性病患早期介入,健保署則導入AI 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預計今年上半年先推出「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
「別來無恙」指的就是牠!恙蟲病已9起 他被咬「高燒2週、淋巴腫」哀號快死了

「別來無恙」指的就是牠!恙蟲病已9起 他被咬「高燒2週、淋巴腫」哀號快死了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清明連假將至,且近期氣溫開始上升,蚊蟲活動開始活躍,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連假期間若規劃赴郊外掃墓祭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因易接觸到蚊蟲(如:蚊子、蜱蟲、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目前全台累計是9例,其中花東地區6例為多,若民眾出現「黑色傷口的」焦痂很可能就是被恙蟲咬了。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