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今揭露台灣發展光電業7大問題 經濟部這樣回應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媒體報導「監察院揭光電7疑義,籲政院防範不法」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表示,為推動淨零轉型與永續國土發展,並強化行政透明與審查一致性,已與農業部、法務部、地方政府及產業界建立多項跨部會協作機制,從行政程序、區位指引到風險因應,持續優化推動作法,確保光電設置依法、合規、合宜,並在發展過程中與地方攜手合作,打造兼顧環境與社會價值的發展模式。 2025/10/21 21:30 能源
監院揪「綠電蟑螂」飛竄源頭 要求檢視國土規劃、改善申設資格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賴政府力拼1年內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目前的15%,提高至20%,然不論是綠電弊案叢生、颱風毀損光電案場,乃至水庫水面型光電遭質疑污染水質,在在引起議論,監察委員紀惠容等人調查發現,政府機關協調不足、審查程序繁瑣、標準不一,以及土地取得困難等多重因素,導致大型案場開發期程冗長,監委要求行政院督同經濟部、農業部,明確化審查標準,同時也要求法務部研議有效查緝對策,以防範不法。 2025/10/20 17:38 政治 黨政要聞
民憂污染水源!水庫申設光電板 經濟部:暫緩審查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近期傳出烏山頭水庫光電板使用藥水清洗,雖然經濟部駁斥謠言、業者報案,但仍引發民眾用水疑慮,對此,立委要求政府,只要地方政府不同意就不該核准水庫設置光電板,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強調,在疑慮還沒解除之前,我們暫緩審查,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只要地方政府不同意,我們不會壓著地方政府同意。 2025/10/13 11:09 生活
麗升能源受政策調整及颱風豪雨衝擊影響 前三季合併營收年減65%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麗升能源(8087)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5.1仟萬元,年增38.41%;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18億元,年減65.94%。 2025/10/13 10:19 能源
台南麻豆光電開發卡關原因曝!58地主組自救會 嗆「全面封殺不合理」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麻豆「大地莊園」社區500戶居民今年5月透過立委陳亭妃陳情,擔憂住家將被魚塭「光電板」包圍,導致相關開發緊急喊卡。社區今天召開協調會,但另一方的漁民、地主未受邀,齊聚大門口表達訴求,呼籲依法行政、理性溝通,經濟部不該只聽一面之詞。 2025/09/23 19:03 能源 地方大小事
近7成漁電共生案場有電無魚 經部:已研議精進機制、改善未果將廢照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關於媒體報導漁電共生有電無魚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漁電共生推動以「養殖為本、綠電加值」為原則,倘經查核養殖狀況不佳,漁業署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輔導案場落實養殖事實,改善未果將廢止設置許可。 2025/09/08 20:20 能源
漁電共生挨轟7成掛羊頭賣狗肉!漁業署:174件待改善57件 主因有3大類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批評,漁電共生7成以上案場掛羊頭賣狗肉,電為主、漁為假,導致真正的漁民租不到魚塭無法維生,對此,農業部漁業署澄清,漁電共生「已營運」案場計276件,完成174件查核,查核率63%;查核結果雖有養殖但經營情況需改善57件,但主因為現況與經營計畫書不符、無提供單據證明或養殖成效不佳,需待後續追蹤改善補正,直言「不能因為只有3成通過就說這7成不合理、都沒有養」,有些就是因為飼養成效不好或改養等問題,業者只要申請變更就可解決,不是7成都是單純不養。 2025/09/08 16:03 生活
頒12位模範漁民!署長王茂城:漁業是火車頭產業 產值僅次航運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今(9/3)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漁業署署長王茂城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他直言,台灣四面環海,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起家產業,歷經超過1甲子的發展,現在產業產值達1千億元,若加上下游,整個產業鏈超過3500億元產值,漁業是火車頭產業,感謝這12位漁民付出。 2025/09/03 18:28 生活 職場
人物|模範漁民李美金一甲子海女人生 生活所迫到愛上「1日不下海全身癢」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本屆最年長的71歲的李美金從事海女職業59年,緣起於生活所迫,但逐漸愛上這片海,直言「一天不下海全身就會發癢」,但海象洶湧工作辛苦,不讓後代從事,隨海洋資源減少、垃圾變多,她除了會帶人去潮間帶撿垃圾外,也會進行文化知識傳承,成為一名「潮間帶達人」。 2025/09/03 14:02 生活 職場
人物|模範漁民新星劉柏君!海鱺育成破7成 高品質打進壽司郎供應鏈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本屆最年輕的35歲劉柏君管理13甲魚塭,由於飼養種類多,也曾自覺很努力在照顧,卻仍生病救不回來,光一口魚塭就損失300萬起跳,深受打擊,但他不畏艱辛,調整放養密度,使海鱺育成率突破7成,也成功讓公司海鱺產品進軍壽司郎。 2025/09/03 13:12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