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風神」豪雨!前進協調所轉型改編9大組 30公里側溝今清理完成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預計本周末生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5日)指出,今天下午將與花蓮縣府、鄉鎮長及村里長開會,將編制9個組別因應防災。光復鄉總長30公里的側溝將完成,今天是所有工作的階段性終點,協調所將轉型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 2025/10/15 13:3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一戶都不遺漏!社工揭馬太鞍災民家具全毀 衛福部擬媒合家具公會協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馬太鞍洪災發生逾2周,除了各路超人外,也有許多社工前往災區。社工師公會全聯會統計,10月4日至11日已有256人次社工,投入一戶一戶家訪工作,已訪視1312戶(佔75%),也向衛福部反應,災民家中家具、床架、床墊都被淹沒,是否協調家具公會捐贈。 2025/10/12 15:52 生活 醫藥
獨家|「多少毛孩在土裡等?」飼料罐罐超人2周救援逾20隻 狗狗重生笑容感動人 【記者劉沛妘、梁建裕/花蓮報導】不只人需要救援,動物也需要!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進入第19天,《知新聞》在花蓮採訪時,經過一家「貓狗物資站」,免費提供貓糧、狗糧、寵物龍等毛孩用品。原來,是一名來自台北的志工絲雅,她看到有狗狗在淤泥裡淹了1天1夜、貓咪淹了2天2夜都還活著,「那到底還有多少毛孩在土裡面等我們?」愛動物的她,立刻帶物資到光復協助救災,獲救後的毛孩笑容賺人熱淚。 2025/10/11 16:30 生活
颱風麥德姆生成!周五六花東有雨 光復鄉雨量若逾門檻將強制疏散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引發洪災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30)日上午由總協調官季連成帶領各部會召開記者會,報告最新應變進度。而颱風麥德姆生成, 估明後天(3、4日)周五周六外圍雲系影響台灣,花東屏地區降雨增,光復村恐受影響。季連成表示,目前堰塞湖狀況呈現穩定態勢,根據最新觀測,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農業部指出,目前蓄水量約為滿水位的6.4%,較昨日的6.8%略有下降,且壩底仍持續有下刷情形,但整體水流趨緩。 2025/10/02 14:44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馬太鞍頭七法會|家屬淚謝特搜隊帶回完整的媽媽 盼政府關注獨居老人防災 【記者陳怡文/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釀花蓮光復鄉18死、6失聯、121傷,今花蓮縣政府舉行罹難者頭七追思功德法會,87歲黃秀女士獨居在家,於神明廳罹難,女兒感恩特搜隊「冒著九死一生」幫媽媽穿3件救生衣,並用20人綁在一起運回完整遺體,但也喊話政府,現在台灣獨居老人非常多,一定要特別關照獨居老人問題。 2025/09/30 16:51 生活
馬太鞍洪災頭七法會|徐榛蔚主祭手帕拭淚 罹難家屬怒轟:只來擺拍 【記者陳怡文/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造成花蓮光復鄉18死、6失聯、121傷,今花蓮縣政府舉行罹難者頭七追思功德法會,有家屬不滿,徐到場卻未先向家屬示意,怒吼「家屬都在後面,感受不到她有來過」都沒有先來後方慰問家屬,一下車就在前面拍一拍。 2025/09/30 14:11 生活
不只領1萬!7類人每月多領500~1千「連13個月」 109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經濟弱勢和獨居老人福利來了,衛生福利部今日(9/11)宣布,自2026年1月起至2027年1月止,針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以及領有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等七類經濟弱勢,每月加發500-1000元生活補助金,預計109萬人受惠。另外,擴大關懷70萬名獨居長者,加強送餐服務和補助安裝緊急救援服務。 2025/09/11 15:22 生活 醫藥
愛心達標!丹娜絲颱風募款專案募得善款逾3萬筆 金額超過5.39億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達標!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今(21日)公布,114年丹娜絲風災募款專案共募得超過3萬筆捐款,捐款金額5.39億元,超過原訂的5億元目標,後續將依三項原則執行,分別為法定賑助預計提撥2億、專案賑助預計提撥3.3億,預估1100戶受益、災後弱勢家庭照顧提撥0.5億,預估200戶受益,不足餘數將由賑災基金會以自有資金補足。 2025/08/21 18:39 生活 醫藥
有片|92歲獨居阿吉伯靠飲水機燒水擦澡 颱風毀屋!志工搶修送暖 【記者王勇超/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挾風帶雨侵襲南台灣,造成台南多處災損。獨居在玉井山區的92歲長者「阿吉伯」的房屋原本就年久失修,這次颱風來襲後,屋內嚴重滲水、牆壁坍裂、電線裸露,生活安全堪憂。衡山基金會結合志工團隊前往幫阿吉伯修繕受損房屋,守護偏鄉長者最後的避風港。 2025/07/27 13:05 社會
譚艾珍砲轟「普發一萬元」 斥超爛政策撒糖果、亂發紅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資深女演員譚艾珍今(13)日在臉書發文,對「普發新台幣一萬元現金」表達強烈不滿,抨擊這是個「超爛政策」。她質疑為何不將這筆款項集中用於偏鄉建設、急難救助與長照,或是增加警消保護配備與各種民生需求?譚艾珍更砲轟,把政府當成是財神爺撒糖果、亂發紅包嗎?坦言她個人質疑可能會引來罵聲,但仍堅定表達自己的感受。 2025/07/13 15:19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