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為什麼播《少女的祈禱》?背後竟藏著台灣公衛巨人 【劉以安/綜合報導】聽到古典樂《少女的祈禱》或《給愛麗絲》,就知道垃圾車來了,寶島限定的日常習慣已執行近一甲子。這個制度開創者據稱是台灣公共衛生先驅許子秋,生平幹過不少大事,除了消除垃圾,他還撲滅霍亂、日本腦炎和小兒麻痺。 2025/07/30 15:24 生活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罹肺腺癌四期 柯煒林曝心聲:淚水在眼眶打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曾主演台灣電影《破浪男女》、以電影《濁水漂流》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香港演員柯煒林,今(30)日突然在社群平台發文,震驚宣布自己確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由於自今年5月開始持續咳嗽,服用抗生素無效後進行檢查才發現。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柯煒林仍展現堅強與樂觀,看到家人親友比他自己更難過,而他淚水雖然在眼眶打轉,卻表示「打慣逆境球」,強調將如常生活,直至病情明朗化才歸隊。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科主任柯皓文指出,肺腺癌有3大異常症狀須警覺,早期篩檢是存活關鍵! 2025/07/30 15:03 生活 醫藥
洞洞鞋被影射害童性早熟!嘎嫂二伯發聲「不含PVC」 為何這材質大家這麼怕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百萬YouTuber蔡阿嘎的老婆「二伯」,自創品牌所販售的洞洞鞋,其原料遭影射是造成小孩性早熟、長不高的原因。二伯今天怒發聲明,強調產品不含PVC(聚氯乙烯),是使用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質,「本公司產品皆經國家法規規範之安全檢驗,證明不含毒性物質,安全無虞」,硬起來委託律師處理。而影射的成長曲線管理師也發文道歉。 2025/07/10 17:06 生活
林正杰對抗肺腺癌8年 咳嗽超過「這時間」+1症狀速就醫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民進黨創始黨員「街頭小霸王」林正杰昨逝世,享壽73歲,他在8年前確診肺腺癌。醫師指出,近10年平均發生年齡下降,但逾八成都是0至1期的早期個案,可能和篩檢普及有關,初期多無症狀,提醒出現3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咳血、背痛或中風症狀等症狀,應留意病就醫。 2025/06/04 17:39 生活 醫藥
傅崐萁借礦稅案敲詐業者? 辦公室駁斥:沒有半毛錢流入私人口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因涉競選小物案遭到檢調偵辦,今有媒體報導,調查局北機站收到告發傅崐萁和妻子、花蓮縣長徐榛蔚的檢舉信,指控他在擔任花蓮縣長任內,涉調高礦稅敲詐業者。對此,傅崐萁辦公室發出聲明,稱礦稅案依法辦理並實施,徵收稅款全部進入公庫,沒有半毛錢流入私人口袋。 2025/04/29 18:41 政治 國會攻防
疑彈道飛彈固態燃料存放不當 伊朗港口爆炸至少25死800傷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伊朗最大港口希德拉賈伊港(Shahid Rajaee)周六(4/26)發生大爆炸,造成至少25人喪命、800人受傷,還有6人下落不明,港口冒出濃密黑煙,火勢在貨櫃間持續延燒,被懷疑可能是倉庫裡存放的彈道飛彈固態燃料存放不當釀災。 2025/04/27 17:06 國際 寰宇要聞
「是PM10不是PM2.5」鄭明典:沙塵暴特徵 台灣「左半邊」3天空品全亮橘燈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指出,今(15日)因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台灣及離島,今起3天全台空品多為橘色提醒等級。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今發文說,「主要汙染物是PM10,而不是PM2.5,這是沙塵暴影響的特徵。」因落塵量相對高,提醒盡量避免室外曬衣物。 2025/04/15 13:32 生活
不是霧!「髒東西」攻陷西半部 228連假「這些區」空品亮紅燈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7日)因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至東南風,西半部位於背風側,水平及垂直擴散條件差,污染物易累積,雲嘉南、高屏空氣品質為「紅色警示」,北部、中部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橘色提醒」。民間氣象平台「台灣颱風論壇」在threads說,「你往窗外看的那些不是霧,都是髒東西」。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受到吹東風影響,「台灣最近幾天空氣污染大爆炸,西半部全部淪陷!」 2025/02/27 16:12 生活
高鐵第二車輛檢修廠2027年完工 維修能量增23%!改環保頭靠墊、紙杯蓋拼減塑 【記者陳怡文/高雄報導】配合新世代列車2027年加入營運行列,維修量能需求提升,高鐵於左營基地新建「第二車輛檢修廠」,工程經費約51億元,預計2027年底完工,車輛維修能量將從現行約38組提升至47組,最大駐車組數則由現行44組擴增至50組,也是高鐵首座擁有綠建築認證的檢修廠;另外,高鐵持續落實「永續運輸」理念,使用環保頭靠墊、紙杯蓋等,以2023年進貨數量估算,一年約可減塑達67公噸。 2025/01/17 16:29 生活 交通
河內成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越南副總理下令改推電動車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越南首都河內最近數周被嚴重霧霾籠罩,越南副總理陳紅河2日要求政府各部門研擬政策,減少生產、進口和使用汽油、柴油車,逐漸轉向新能源交通工具,以減少空氣汙染。 2025/01/05 14:35 國際 東協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