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三寶吃太多恐傷腸胃 醫教潤肺、護胃、防秋燥方法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月餅、柚子、烤肉等飲食「三寶」也少不了,中醫師提醒,節氣正值「夏冬交替」的過渡期,氣候由熱轉涼、空氣漸乾,若不注意保養,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裂、腸胃不適等問題。 2025/10/06 11:08 生活 醫藥
教師節秋老虎發威!飆38度極端高溫 今起至中秋節氣候型態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表示,今(9/28)天各地氣候以多雲到晴為主,但各地氣溫高溫炎熱。氣象署已發布大台北等8縣市高溫資訊,其中新北市為橙色燈號,有出現攝氏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提醒民眾注意防範熱傷害。此外,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台南市、屏東縣則為黃色燈號,需留意36度以上高溫。氣象專家吳德榮則指出,今天到中秋節(10/6)前將無明顯轉涼的跡象。 2025/09/28 09:25 生活 知天氣
今秋分!「這時間」喝白開水迎財運 4生肖需避災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23日)是24節氣「秋分」,命理師小孟說,秋分與春分是一年裡白天與夜晚等長的日子,秋分又稱為平分秋天,秋分之後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溫逐漸降低,因此有4禁忌,4個生肖需避災,今凌晨時可用一杯白開水迎來財運。(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9/23 07:41 生活 知運勢
方蒔專訪3|「外婆的澎湖灣」孕育主廚 讓客人嚐到情感共鳴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在「方蒔 the FRONT HOUSE」的餐桌上,客人嚐到的不只是時令風味,更是一段關於土地、文化與生命經驗的故事。主廚蔡中和以日本傳統「土用丑日」為靈感,讓在地的林園白鰻躍上餐桌,成為米其林星級餐廳的美食。蔡中和說,在地食材只是基本條件,真正能賦予料理靈魂的,是廚師的人生歷程與感受力,沒有壓力的童年,與家人共度的時光,成為最鮮明的味覺記憶,這些深刻的體驗,正是蔡中和創作料理的重要泉源。 2025/09/07 12:04 生活
白露告別秋老虎!中醫潤燥養肺防溫差大 敲4穴改善氣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天是節氣「白露」,意謂秋老虎結束,天氣逐漸轉涼。中醫師提醒, 早晚溫差大傷肺陰,特別是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最容易因感冒而加劇,中醫治療以「潤燥」為主,平時則可敲打湧泉穴、太谿穴、照海穴、陰谷穴,有助改善氣喘頻率發生。 2025/09/07 09:30 生活 醫藥
今「白露」5大禁忌 蛇雞2生肖注意安全!遠離1類人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是24節氣中的「白露」,白露節氣象徵時節逐漸轉陰,天氣漸漸涼爽,夜晚水氣凝結,到了清晨時,樹葉與花朵會有很多露珠。古人也以四個節氣搭配五行,秋天五形為金,金又為白,以白色來形容秋天的露水,故稱為「白露」。不過,「白露」這天有5大禁忌要注意。(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9/07 07:49 生活 知運勢
人物|模範漁民李美金一甲子海女人生 生活所迫到愛上「1日不下海全身癢」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本屆最年長的71歲的李美金從事海女職業59年,緣起於生活所迫,但逐漸愛上這片海,直言「一天不下海全身就會發癢」,但海象洶湧工作辛苦,不讓後代從事,隨海洋資源減少、垃圾變多,她除了會帶人去潮間帶撿垃圾外,也會進行文化知識傳承,成為一名「潮間帶達人」。 2025/09/03 14:02 生活 職場
今迎處暑當心燥咳、便秘! 中醫教吃「這顏色」食物滋陰潤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天是24節氣的「處暑」,中醫師提醒,秋天燥熱之氣容易傷肺,乾咳患者逐漸增多,甚至可能一路咳到冬天、轉變成慢性支氣管炎,有些人則會出現便秘的狀況,毒素積在體內,除腹部不適感、疼痛、脹氣外,還可能出現口臭或長痘痘的困擾,可選擇具有滋陰潤燥白色食物,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等,但過敏族群要特別留意。 2025/08/23 08:30 生活 醫藥
高雄6餐廳獲米其林殊榮!「方蒔」夫妻檔聯手摘星 再獲服務大獎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台灣米其林指南2025》發布會今天下午在台北漢來飯店舉行,高雄共有6間餐廳獲獎,來自高雄的法式餐廳「方蒔 the FRONT HOUSE」更同時榮獲服務大獎,以及摘下一星榮耀,闆娘陳玉錡說,這是一份責任與溫暖,榮耀屬於全部團隊。 2025/08/19 18:36 生活 地方大小事
立秋逢天赦日!明又月圓「能量匯聚黃金時刻」 12生肖「最強求運心法」曝光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7日)為24節氣的立秋,塔羅牌老師艾菲爾表示,又逢「天赦日」加上明天(8日)農曆閏六月十五,月圓能量達巔峰,是千載難逢的求運良機,化解厄運、迎接好運的關鍵日,艾菲爾說,十二生肖「務必掌握這兩天天地能量匯聚的黃金時刻」。(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8/07 13:37 生活 知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