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4天 均超過去年同期累計2.5倍以上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年第一階段公費流感及新冠肺炎疫苗已開打,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接種數101萬2152劑公費流感疫苗,為去年同期的2.6倍;新冠疫苗累計27萬2945劑,為去年同期累計接種數的2.9倍。 2025/10/05 13:02 生活 醫藥
流感、新冠疫苗首日打氣為去年2倍!自費流感藥缺貨 疾管署救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昨日(10/1)開打,分別接種26.4萬劑、8.2萬劑,均為去年首日的2倍。不過有藥師反映自費的流感抗病毒藥物「紓伏效」缺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目前公費的抗病毒藥「克流感、易剋冒」等儲備量充分且已擴大使用對象,會先釋出2.5萬人份公費「紓伏效」轉自費使用,以因應民眾需求。 2025/10/02 12:30 生活 醫藥
鏟子超人注意!花蓮醫喊話多喝水「勿單獨救災」 出現這些症狀快求救 【記者林志青/花蓮報導】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9月23日潰決造成嚴重洪災,重創光復鄉,洪水退去後災區遍布厚重淤泥,不過台灣人愛心湧入,紛紛前往花蓮協助救災,卻傳出有志工發燒、出現橫紋肌溶解症、中暑、甚至1天昏倒3次等狀況。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並擴大開放花蓮災民、志工和救災人員接種,花蓮縣萬榮鄉衛生所主任王傑熙也提醒志工,天氣悶熱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顧好自己的身體,若出現頭暈不適等狀況,千萬別勉強,務必休息或求援,甚至找陰涼處或沖個冷水澡,也切勿獨自行動,避免緊急時無法求援。 2025/10/01 12:14 社會 突發現場
花蓮災情最新|15死9失聯名單曝光!多為年長者還有百歲人瑞 2遺體身分待查 【記者丁牧群、陳亮諭/花蓮報導】花蓮光復鄉因強颱樺加沙導致馬太鞍堰塞湖溢堤,受災慘重,花蓮地檢署昨晚指出,花檢及前來支援的台北、基隆、宜蘭地檢署檢察官已完成相驗14具遺體,其中2具有待確認身分。花蓮縣府今天中午公布最新數字,共計15名罹難者和9名失聯者,名單也曝光,15死者中多為高齡長者,其中還有百歲人瑞。 2025/09/26 13:06 社會 法庭
交通異動總整理|公路5處受阻、國際線取消146班 馬太鞍溪橋替代道路出爐 【記者陳亮諭、王良博/綜合報導】樺加沙颱風帶來豪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也沖毀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公路局今(24)日說,目前公路有5處受災無法通行,另也規劃馬太鞍溪橋替代道路方案。此外,台鐵8時起台東列車恢復正常行駛,國際暨兩岸航線取消146架次、延誤2架次。 2025/09/24 19:42 生活 交通
周末精選|誰能接班朱立倫!盤解藍主席選舉6戰將 郝龍斌恐敗這黑馬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6搶1,原先黨內力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拒選,如今6位候選人完成資格審定和抽籤號次,正式展開藍營路線和世代交替之爭。其中,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被視為是較具實力者。此役不僅關乎國民黨2026地方選舉佈局,更影響2028大選的路線選擇與藍白合策略。 2025/09/21 15:28 政治 黨政要聞
有片|台南兩車對撞1死2傷!車頭全爛搜出毒品 現場慘況曝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東山今天發生死亡車禍,2輛轎車行經南314鄉道聖榮橋附近時,不明原因迎面撞上,車頭嚴重凹陷。其中1名駕駛受困車內,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送醫仍宣告不治;他車2名傷者則意識清楚。詳細肇事原因仍待警方釐清。 2025/09/17 17:33 社會 突發現場
國道1號4車追撞1死2傷!小貨車沒發現車流回堵 直撞大貨車駕駛受困喪命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國道一號高速公路32.3公里五股出口處,今天凌晨發生4車追撞事故,小貨車司機胡男因未注意前方因施工車流回堵,撞上一度卡困車內。新北市消防局獲報出動人車趕抵,協助胡男脫困,檢視已無生命徵象,另2車黃姓、童姓兩駕駛輕傷,緊急協助3人送醫急救,胡男傷重宣告不治。事故3車駕駛沒有酒駕、小貨車司機胡男抽血待驗酒測值,肇因待查。 2025/09/17 09:30 社會 突發現場
大叔出差手機掉公車上!記錯班次險絕望 暖警一招耐心比對助找回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南一名55歲何姓男子日前到台中出差,手機不慎遺落在公車上,由於手機內不僅有返家火車票,還存有重要公務資料,何男心急如焚跑到派出所求助,警員利用網路街景服務比對公車路線,確認何男搭乘的公車班次,進而聯繫上客運公司,順利尋回手機。 2025/09/11 14:12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不是老了!50歲高階經理人靠一招甩中年危機 體力回春還加薪2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男性更年期常見於40-55歲族群,典型症狀包含性慾減退、精神或體力下降、情緒低落、勃起功能變差、體重增加等。泌尿科醫師指出,除了性功能與精神狀態,荷爾蒙下降也會帶來外觀變化,例如腹部脂肪堆積、肌肉量減少,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女乳現象:除藥物治療外,規律運動、多攝取高蛋白,或補充富含鋅、硒、維生素 D 的食物,並保持愉快心情一樣重要。 2025/09/07 11:1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