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能否因應AI產業需求? 龔明鑫:天然氣發電廠若如期加入就沒問題 立委關注,電力是否足以供應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需求。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說,台電已經將2032年發展AI產業所需電力算入,希望所有電廠、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廠,可以如期如質上線的話,就沒有問題。 2025/10/29 19:07 能源
經濟部:能源轉型政策方向不變 持續多元布局穩健推動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近期各界對能源轉型議題的關注,經濟部表示,我國已於2024年提出二次能源轉型政策,透過「以氣代煤、推動多元綠能、導入儲能及強化電網韌性與深度節能」等策略,確保供電穩定,同時兼顧減碳與降低空污,將持續透過社會溝通,穩健推動能源轉型。 2025/10/26 12:57 能源
馬太鞍溪河道嚴重淤積 水利署分三階段緊急疏濬!年底完成百萬立方公尺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馬太鞍堰塞湖事件帶來超過防洪保護保標準4倍以上的流量,造成馬太鞍溪下游堤防多處溢堤受損2860公尺、河道淤積1000萬立方公尺災情,經濟部水利署隨即動員所屬14個分署人力及機具投入堤防搶修,民間業者皇昌營造、立順瀝清及中興電工也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即時支援,國軍提供夜間照明設備,已於今日完成臨時土堤的構築,提供初步的防洪保護能力。 2025/10/04 16:19 財經 產業脈動
興達電廠爆炸!9旬嬤嚇到「上廁所戴安全帽」 台電防災簡訊惹怒居民:老人沒手機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興達電廠9月9日晚間因天然氣外洩發生爆炸,鄰近的烏林投社區首當其衝,30多位居民今天集結前往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抗議,高喊:「能源想轉型、社區要知情!」居民痛批,爆炸案後台電要設置災防告警簡訊,但社區內多為老年人,「許多人因沒有手機,無法及接收!」要求台電公布監測數據、提供多元告警方式及無償修繕房屋。 2025/10/01 13:08 社會
馬太鞍災後重建!堰塞湖壩頂估明年恢復 政院協調700台水槍清潔災區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迄今下午3時20分止,釀成15死7失聯101受傷。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目前已動員10縣市搜救隊協助,經濟部產發署也協調振宇五金提供協助,今晚有超過700台水槍運進災區,加速災區家園清潔。 2025/09/26 17:48 政治 黨政要聞
經部估未來10年電力年均需求成長1.7% 燃氣機組將增12.2GW可因應供電無虞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經濟部於今天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114~123年)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在考量AI科技發展、半導體產業擴廠、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及深度節能推動等影響下,預估未來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1.7%,並將持續推動各項再生能源及燃氣機組,確保供電穩定。 2025/09/26 14:21 能源
三地能源董事長異動!台電前總經理鍾炳利接任 曾因「303大停電」下台 【記者陳亮諭、中央社/綜合報導】再生能源業者三地能源董事長鍾嘉村卸任,董事會推舉由副董事長鍾炳利接任董座,高雄汽車客運副董事長李宗熹擔任三地能源副董事長。鍾炳利曾為台電總經理,2022年因「303大停電」請辭。 2025/09/26 08:41 財經 財經人物
興達電廠氣爆原因出爐!台電歸咎廠商 議員踢爆「高層趕工」該負責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興達電廠9月9日發生氣爆大火,台電公司今天20日公布事故原因,歸咎於承攬商未使用正確規格的密封墊片。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則抨擊,台電急著配合經濟部趕工,即使基層發現問題也無暇完整檢修,敢怒不敢言,管理高層更應該要出來負責和面對。 2025/09/20 13:15 能源 地方大小事
電價10月要漲了!平均漲幅0.71%、4口之家月增70元 1400萬戶受影響 【記者吳珍儀、蘇柏銓/台北報導】經濟部今(19)日召開114年第2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會考量電價仍未能反映成本且台電公司鉅額虧損的情形下,電價仍須適度反映。由於產業電價已足額反映成本,但民生電價長期低於供電成本,因此審議會決議,產業電價不調整,維持原先照顧產業等相關措施;民生電價微調各級距單價,促使民生電價適度合理化,平均電價調整0.71%。 2025/09/19 16:53 能源
直擊核災演習5|核三廠方圓16公里輻射偵測 出動履帶無人車查擴散 【記者王良博、林林/屏東報導】今年核安第31號演習近日在核三廠及附近地區舉行實兵演練,過程中演練陸海空域環境輻射監測,陸域部分有履帶式的無人車,搭載輻射偵測器,可用於高輻射污染區偵測,空域監測則有無人機裝設輕量化偵測系統,能觀察輻射擴散的趨勢,也可以用於復原期判定除污成效。 2025/09/19 07:30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