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一支訂製鋼筆迷倒川普 南韓文具商股價狂飆逾60%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總統李在明25日抵達白宮西翼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李在明在訪客簿上簽名時,他使用的手工木質鋼筆吸引了川普的目光,川普對那支鋼筆愛不釋手。此事意外讓南韓文具製造商Monami股價在短短2天內狂漲逾60%。但實際上那支鋼筆並非Monami製造,而是南韓本土鋼筆品牌Zenyle的客製產品。 2025/08/27 16:54 國際 奇人妙事
石崇良接衛福部長!民眾黨轟:請先向萬華人道歉 大砲醫師讚最佳選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卓內閣大換血,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公布人事調整名單,共有16位閣員調整異動。其中,衛生福利部將由現任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出任部長,現任疾病管制署莊人祥署長擔任常務次長。雖然醫界大多高度認同石崇良擔任衛福部長,經常針砭時事、飆罵前部長邱泰源的大砲醫師蘇一峰也讚石崇良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民眾黨新聞輿論部主任、發言人吳怡萱則點名石崇良「請先向萬華人道歉」! 2025/08/27 14:35 政治
操盤手偏頭痛炸裂!止痛藥吃到沒效 每月發作逾4次應預防治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0歲金融業主管小貞每天看台灣、美國股市操盤,長期作息不正常與工作壓力下產生慢性頭痛,每月吃止痛藥的日子比不吃還多,卻感覺越吃越沒效,痛到每周得請一天假。醫師提醒,止痛藥無法預防頭痛發生的嚴重度與頻率,若每月發作超過四天吃止痛藥無效時,應以預防性藥物治療來減少頭痛發作。 2025/08/22 11:48 生活 醫藥
衛福部揭40歲以上國人近5成腰圍過粗 一圖看懂怎麼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指出,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不容忽視。 2025/08/07 12:18 生活 醫藥
八炯學納粹!揚言把某族群變猶太人 德國在台協會回應譴責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在726罷免投票失敗後,反共網紅「八炯」遭前戰友「閩南狼」陳柏源爆料,指其曾私下討論「研究納粹如何操縱群眾反共」等極端言論,引發爭議。八炯今(4)日上傳影片坦承,此為在野陣營貼上「納粹」標籤後,心情低落的「自嘲」玩笑之舉,並在片中鄭重道歉,表示已深刻反省。 2025/08/04 16:04 政治
腰痠背痛「愈不動愈痛」! 中醫提醒2類人最容易中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痠背痛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中醫師提醒,中老年人與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更容易因為活動不足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僵硬,甚至影響走路穩定性,增加跌倒風險,但調養筋骨不只是表面貼藥、熱敷,更需從臟腑功能著手,搭配適度運動與生活調整,才能真正改善痠痛。 2025/08/02 11:46 生活 醫藥
人瑞專訪4|林友茂奪金氏紀錄最老羽球員 掀100年運動史!曬衣桿撐竿跳也拿牌 【記者陳雍仁/專訪】「老頑童」林友茂心態不老,104歲還在殺球!50歲接觸羽球,至今每周3天固定練習,2021年創下「最年長羽球員」金氏世界紀錄,今年世壯運與奧運金牌國手李洋合體贏球,更讓世界都看到,他一輩子運動魂,年輕時擅長田徑,打過籃球、排球、軟網和桌球,還參加過撐竿跳,壯年轉型打太極、羽球,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界線,運動讓人生更豐富,活成大家都羨慕的樣子。 2025/07/15 22:20 體育 大運動場
人瑞專訪1|老家12個長工8丫環 林友茂載妻騎野狼追200歌星創不老傳奇 【記者陳雍仁/台中專訪】百歲不老傳奇林友茂,人生故事精彩絕倫,絕無冷場。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全球最年長羽球員,從幼時被「國父」孫中山抱在懷中,似乎就預告了他這輩子不平凡的人生,經歷過八年抗戰、「二二八」白色恐怖及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直到現在,他依舊健康硬朗、活動自如,思路清晰、講話有條不紊,幽默中又充滿人生哲理,儼然台灣活歷史。 2025/07/15 22:05 體育 大運動場
獨家專訪|一句話嚇到黃仁勳!104歲羽球王林友茂見過國父 父子連霸42冠 【記者陳雍仁/台中報導】和「兆元男」黃仁勳同台、榮任世壯運聖火手的林友茂,非因104歲人瑞身分獲選,而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全球最年長羽球員」,他和兒子組隊參賽已42連霸,還贏得賓士車。全台現有5千名百歲人瑞,林友茂不是最老,但百年來累積的運動量肯定居冠。從他幼時曾被國父孫中山抱過,似乎就預告這輩子會是傳奇。 2025/07/15 22:00 體育 大運動場
全台5千人瑞!林友茂揭開長壽密碼 醫:吃澱粉好油防肌肉當柴燒 【記者林芳如、王煌忠/台北報導】104歲「老頑童」林友茂每周三次羽球訓練,球齡逾50年,今年挑戰世壯運羽球雙打,成功展現「活躍老化」。醫師表示,從年輕開始運動累積肌肉量、控制三高有助順利邁入老年,銀髮族應注重肌耐力訓練和平衡運動,吃足夠蛋白質、適度攝取優質油脂和澱粉,別都清蒸水煮,否則熱量不足時會燃燒肌肉,浪費吃一堆蛋白質。 2025/07/15 15:5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