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衛福部揭40歲以上國人近5成腰圍過粗 一圖看懂怎麼量!

生活 醫藥
2025/08/07 12:18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指出,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不容忽視。

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國健署提供 zoomin
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近5年40歲以上國人 腰圍過粗比率平均約5成

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針對代謝症候群個案提供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等健康指導,幫助民眾早期介入管理。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目前已執行滿3年,收案者中,腰圍未達標準且至少完成3次追蹤者,超過5成因介入後腰圍已獲得改善,約1成2已達標準腰圍,顯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有助於控制腰圍,並改善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統計,近5年40歲以上國人腰圍過粗比率平均約5成、罹患代謝症候群比率平均約3成5,而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代謝症候群會讓心臟病及腦中風高2倍、高血脂高3倍、高血壓高4倍、糖尿病高6倍,提醒民眾要注意空腹血糖、血壓、三酸甘油酯等數值偏高,以及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偏等危害。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腰圍超標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成年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國健署指出,健康腰圍5訣竅,包括定期量腰圍、周周運動150分鐘、戒菸減酒、均衡飲食及定期健檢等。

飲食方面,國健署建議,從份量與比例掌握六大類食物,建議每天早晚一杯奶(1杯240毫升)補充鈣質,每餐水果拳頭大及選擇當季品項,菜比水果多且至少三分之一為深色蔬菜,飯跟菜量相當並以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為主,豆魚蛋肉一掌心提供優質蛋白,堅果種子一茶匙約2粒杏仁果或腰果。

正確測量腰圍方法。國健署提供 zoomin
正確測量腰圍方法。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指出,成人每周應累積至少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如太極拳、騎腳踏車或桌球等。建議每天從30分鐘開始,每次至少連續10分鐘,可分段進行,並可依興趣與體能選擇合適運動,或從簡單且不限場地的健走開始,逐步延長時間及提升強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為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防治的重視與認知,國健署辦理「腰肥不『豚』積 發聲『柴』健康」標語徵件活動,自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止邀請民眾發揮創意,創作出簡潔有力、易於記憶的標語,藉此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五項危險因的認識,並傳遞定期量腰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菸及定期健康檢查等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腰圍 # 代謝症候群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