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類鼻疽風險特高!男子敗血休克 颱風季病例數恐超越去年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加上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名60多歲男疑吸入性感染,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今日轉入一般病房。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為23年同期新高,今年風險特別高,不排除颱風季累積病例數超越去年。 2025/07/29 15:20 生活 醫藥
最髒蔬果排行!「第1名」青菜超常見、蘋果也上榜 4步驟正確清洗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蔬菜水果營養價值高,但記得有些農藥殘留較高,吃之前一定要先洗乾淨!營養師高敏敏列出12大最髒蔬果排行,其中蘋果、葡萄都上榜,第一名的是蔬菜菠菜,讓一堆主婦驚呼超意外。 2025/07/29 07:00 生活
友霖生技8月下旬上櫃 承銷價28.04元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友霖生技總經理黃春桐表示,規劃8月下旬上櫃,承銷價28.04元。今日股價約36.65元。目前已有3個藥品上市,2025~2028預計有4項產品上市,未來還有5項產品研發中。 2025/07/28 18:30 財經 產業脈動
日走7千步死亡風險減半 還能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失智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澳洲雪梨大學研究團隊本周發表在《刺胳針公共衛生》(Lancet Public Health)期刊的研究指出,比起1天走不到2千步的人,日走7千步的人死亡風險少47%,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失智症和憂鬱症。 2025/07/26 19:00 國際 熱搜話題
全球屈公病破25萬例!WHO急呼籲 9國旅遊疫情建議升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期國際間屈公病疫情嚴峻,全球今(2025)年迄今累計逾25萬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緊急呼籲各國採取行動。疾管署今日(7/23)宣布提升九國家/地區旅遊疫情建議,巴西和法屬留尼旺島為第二級「警示」,中國廣東省、菲律賓、印尼、印度、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為第一級「注意」。 2025/07/23 15:28 生活 醫藥
類鼻疽27例創23年新高!丹娜絲颱風後2死 發病5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造成類鼻疽疫情升溫,新增6例本土個案均在高雄,其中2例死亡,其餘4例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疾管署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為類鼻疽高峰期。今年累計27例類鼻疽為23年來同期新高,且反常於1至4月就有13例,主因去年下半年接連四個颱風襲台,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 2025/07/22 14:59 生活 醫藥
「車模界林志玲」打牛奶針喪命!名醫吳紹琥200萬交保 限制出境出海 【社會即時中心/台北報導】有「車模界林志玲」之稱的女子蔡語芯5月25日到名醫吳紹琥開設的法瑞診所進行「舒眠電波」療程,施打「牛奶針」(丙泊酚,Propofol)舒眠麻醉,不料蔡女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昏迷19天後拔管不治,吳紹琥因此涉過失致死罪嫌。北檢今傳喚吳男到案,依過失致死罪諭令200萬交保、限制出境出海。 2025/07/17 19:50 社會 法庭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電圖只能從波形判斷病人檢查當下的狀態,有了AI輔助將圖形數據化,搖身一變算命師看出慢性病史到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今年雙北市世壯運首度大規模應用AI輔助心電圖檢測,從2200人中成功揪出56名高風險者,2人緊急手術化解危機。這項技術不僅限於診間,從救護車、居家醫療到長照機構提升醫療效率,還能降低手術麻醉風險、解決兒童不擅表達症狀的問題。 2025/07/17 06:50 生活 醫藥
美冰淇淋業者響應衛生部長訴求 2027年前逐步淘汰人工色素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在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不斷施壓要求除去民眾飲食中不必要的添加物後,多家美國冰淇淋製造商周一(7/14)宣布,將逐步淘汰產品中的人工色素。 2025/07/15 16:40 國際 寰宇要聞
40歲撞球名將張榮麟疑心肌梗塞猝逝 醫:留意夏季不尋常手臂痛牙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40歲的台灣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在印尼猝逝,疑似為心肌梗塞。醫師指出,近年有觀察到年輕化趨勢,可能與三高年輕化有關,加上夏季高溫易因脫水導致血液濃稠、引發血栓,民眾除補足水分、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更要留意胸悶、胸痛等典型症狀,以及不尋常的背痛、手臂痛、牙齦痛等「轉移痛」,一旦不適務必告知他人並盡速就醫。 2025/07/15 11:0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