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長期腹瀉血便找嘸原因被迫留停 長庚醫院揪「無毒梭菌」作怪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腸道內有100兆隻細菌,但過往人們對其了解有限。林口長庚微菌治療中心主任李柏賢指出,曾有一名女子長期腹痛、腹瀉、血便,多次檢驗皆為陰性,透過「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才揪出真兇,是名為「無毒梭菌」的有害菌。經針對性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完全解除、不再復發,終於擺脫留職停薪、困在家中的生活。 2025/10/28 16:57 生活 醫藥
防增重閃兵!BMI45內都要服役惹議 顧立雄澄清:是當替代役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閃兵案持續延燒,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透露,體位區分標準修正預期在4月份上路。役政司長沈哲芳昨透露,未來BMI在15到45之間,都必須當兵。但有醫師質疑,BMI45當兵可能有生命危險,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澄清,常備兵體位並沒有修改,修改的是體帶役體位,會由軍醫局跟內政部進一步協商。 2025/10/23 09:37 政治 黨政要聞
中研院領銜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開發糖尿病、癌症風險預測指標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研院領銜「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與33家醫院合作,招募超過50萬名研究參與者,打造全球最大的漢人基因與臨床資料庫,並藉此開發出涵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等多項疾病的風險預測指標,台灣團隊也在頂尖期刊《Nature》發表2篇重要論文。 2025/10/22 21:39 生活 醫藥
流感疫情11月反轉!春節達第二波高峰 糖尿男住院5天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流感疫情第一波高峰已過,上周健保急門診就診人次較前一周下降7.8%,不過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疫情將於11月中旬反升,12月初或中旬快速上升,推估春節前後達到第二波疫情高峰。 2025/10/21 15:56 生活 醫藥
屈公病增2例境外移入!曾遊中國廣東 當地近一周暴增2千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2025)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返國後兩天開始發燒、關節痛、紅疹,目前均已痊癒。疾管署提醒,中國廣東省自今年7月爆發疫情迄今累計約2萬病例,近1周新增2,086例,前往中國廣東省或其他屈公病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 2025/10/21 14:34 生活 醫藥
中風誤當中暑!睡醒右眼歪斜、視力模糊 男子聽某嘴撿一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以為天氣太熱中暑,午覺睡醒驚覺中風!50多歲黃姓男子醒來後發現看東西模糊、頭暈,右眼球偏向外側無法往內側移動,左眼活動和四肢肌正常,沒有嘴歪情況,說話清楚,所幸太太提醒不對勁,他就醫急診證實為缺血性腦中風。 2025/10/19 09:40 生活 醫藥
以為被鬼壓床!40歲男一夜窒息80次 竟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名40歲男性上班族,身高約17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有時睡眠過程會出現快窒息的感覺,還以為自己被「鬼壓床」,輾轉到耳鼻喉科就醫後,每小時呼吸中止達80次,且每次都超過10秒以上,屬於極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減重並配合正壓呼吸器治療,順利回到5以內的標準數值。 2025/10/18 08:10 生活 醫藥
168vs1410斷食哪個好? 醫揭「輕斷食」成功關鍵吃法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連假免不了大魚大肉、甜點美酒,不少民眾在假期結束後,會尋求「輕斷食」急救體態,168斷食法和1410斷食法都相當熱門,整體而言前者略勝一籌,不過血糖與血脂改善差異不大,而斷食後腸胃處於空腹狀態,如果一開始就吃高糖或高澱粉食物,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孕婦、青少年、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或正在使用降血糖藥物的患者,也不建議使用。 2025/10/11 08:05 生活 醫藥
小割傷釀禍!男子壞死性筋膜炎險截肢 落實2步驟防感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輕忽小傷口險失一條腿!50歲汪先生工作時不慎割傷左小腿,因疏於傷口照護,幾天後出現潰瘍,直至腳部紅腫擴大並開始發燒、畏寒,就醫發現是糖尿病足併發壞死性筋膜炎。醫師提醒,皮表破損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塗抹抗生素藥膏後用紗布覆蓋,若傷口分泌物增多、顏色混濁可能是感染徵兆。 2025/10/10 10:44 生活 醫藥
從洗腎少女到幸福母親!39歲的她搏命生子欣喜圓夢 點亮病友希望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有名接受腎臟移植的女患者,始終懷抱成為人母的夢想!她不畏懷孕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甚至衰竭,在奇美醫院協助下克服重重難關,今年9月10日剖腹產下1名2750公克的健康男寶寶,母子倆今天溫馨亮相,令醫護人員大為感動,也為器官移植病友點亮了一盞希望的燈。 2025/10/09 19:0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