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綠急喊沒掛「最親民總統布條」 藍小編酸爆:對不起傷害賴清德的玻璃心

綠急喊沒掛「最親民總統布條」 藍小編酸爆:對不起傷害賴清德的玻璃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淡江大橋今舉行合龍典禮,但現場4塊超大「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底黃字布條,引發議論。民進黨臉書緊急澄清,稱廠商在沒事先通知主管機關下,自行懸掛布條,在總統府先遣人員溝通下,活動開始前就已移除布條,譴責國民黨在沒查證情況下抹黑。不過國民黨小編隨即回擊,大酸「向賴清德致歉,對不起,傷害你的玻璃心」,連喊三次「請大家不要大聲宣揚,史上最恥的布條是『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
財劃法擠壓捷運補助!交通部否認對藍比較不好 砍最多是高捷100多億

財劃法擠壓捷運補助!交通部否認對藍比較不好 砍最多是高捷100多億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新版《財劃法》爭議不斷,因壓縮中央財源,導致影響地方補助,台北市長蔣萬安抱怨捷運補助經費將少650億元,台中市長盧秀燕也不滿,中捷藍線補助60億元變1.6億元,批「不道德」,對此,交通部否認外界稱「對藍比較不好」,透露補助減少最多的是高雄市的100多億元,另外,過去交通部補助地方捷運6570億元,北捷就占48%,未來考量多照顧其他地方。
現場還原|4條「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讓淡江大橋變調!他拍馬屁、他嚇到急撤

現場還原|4條「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讓淡江大橋變調!他拍馬屁、他嚇到急撤

【即時中心、陳怡文、曾伯愷/綜合報導】世界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淡江大橋,今(16)日舉行主橋段正式閉合的合龍儀式。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見證這項重大工程的里程碑,並盛讚淡江大橋未來勢必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新地標。不過現場4塊超大「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底黃字布條,意外成各界關注焦點,藍營甚至開酸這布條像是共產國家歌功頌德。而懸掛該布條的承包商「工信工程」認了是自行懸掛、事先未通知主管機關,請外界別過度解讀。
淡江大橋合龍!「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挨轟 他憶空軍戴扁帽跳舞討好阿扁

淡江大橋合龍!「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挨轟 他憶空軍戴扁帽跳舞討好阿扁

【記者曾伯愷、陳怡文/新北報導】淡江大橋今天舉行合龍儀式,總統賴清德出席、新北市長侯友宜等人均前往見證,不過現場卻高掛斗大紅布條,寫著「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且不只一幅,引起網友猛酸「不知道的還以為身處北韓」。對此,承建商工信工程公司發文澄清「是工信自行懸掛的,事前沒有通知主管機關,經機關發現後已立即移除。」
淡江大橋合龍|侯友宜見證一步一腳印! 將比擬澳洲雪梨大橋

淡江大橋合龍|侯友宜見證一步一腳印! 將比擬澳洲雪梨大橋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淡江大橋今天舉行全橋合龍儀式,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民代均到場見證。對於淡江大橋可望於明年通車,侯友宜表示,2018年動工,看著淡江大橋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今天全橋合龍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一刻。完工後未來一定可比擬澳洲的雪梨大橋,讓國際看見淡江大橋夕陽之美。
淡江大橋是台灣光榮!賴清德允諾侯友宜 中央定持續支持新北建設

淡江大橋是台灣光榮!賴清德允諾侯友宜 中央定持續支持新北建設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札哈哈蒂(Zaha Hadid)生前操刀設計的新北淡江大橋,是全世界最大跨距(450公尺)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因工法複雜曾流標7次,後由工信工程得標,2019年動工。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合龍典禮,稱許淡江大橋展現台灣的韌性跟打拼精神,提到施工的鋼索來自奧地利,碰到地緣政治變化跟海盜,必須繞道非洲好望角輾轉運來台灣。賴感謝新北市長侯友宜率團隊跟中央合作,並現場允諾「中央一定會支持新北市府持續這項重大建設。」
淡江大橋合龍|以核電廠水準焊接耐用120年 交通部邀全民明年5/9走上「最紅直播」

淡江大橋合龍|以核電廠水準焊接耐用120年 交通部邀全民明年5/9走上「最紅直播」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橫跨淡水河、連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今(9/16)舉行合龍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大讚淡江大橋是台灣最紅直播主,因為每天都有民眾在直播,對外界質疑為何要等明年5月才通車,因為要做為使用年限120年的橋,除了焊接以核電廠水準施工,整個閉合完工後仍有很多工序要完成,大橋依雲門舞集設計,5/9通車典禮進會邀請上橋表演,也邀請全國民眾來走這座橋。
北市明年自有財源歲出剩261億!議員轟:蔣萬安裝窮貴公子

北市明年自有財源歲出剩261億!議員轟:蔣萬安裝窮貴公子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財劃法》公式錯誤造成345億款項無法分配,事權轉移問題更引發中央地方互槓,台北市長蔣萬安更砲轟中央減少補助款。台北市議員何孟樺今(16)日指出,北市115年度歲出編列2142億,但自有財源已高達2403億,不僅足以支應北市115年度歲出,還剩下261億,蔣萬安根本是「裝窮貴公子」。對此,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應,何議員恐怕需要加強數學基本功,北市府推估單一年度將有453億負擔,已大於統籌分配款增加的442億,這數字很難理解?
龔明鑫:未來3大挑戰嚴峻有信心度過難關 最大任務是把投資拉回台灣

龔明鑫:未來3大挑戰嚴峻有信心度過難關 最大任務是把投資拉回台灣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後,今天舉行媒體茶敘,經濟部長龔明鑫報告未來施政方向。龔明鑫表示,回顧過去8年的經濟發展脈絡。他指出,台灣自2016年經濟低迷起步,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與地緣政治等挑戰,如今投資規模翻倍、出口重心轉向美國,成功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灣能有今天的成績,是全民和政府一起努力的成果,未來挑戰雖然嚴峻,但我們也有信心再度度過難關。」
昔被戲稱「選舉浮上,選後沉下」!淡江大橋合龍了 林佳龍越洋分享喜悅

昔被戲稱「選舉浮上,選後沉下」!淡江大橋合龍了 林佳龍越洋分享喜悅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北市淡江大橋今早舉辦合龍儀式,交通部長任內多次進工地、參與主橋塔奠基的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這座曾被戲稱「選舉浮上來、選後又沉下去」的橋梁,經過多年努力,終將走向完工,自己正在歐洲訪問無法親臨現場,但心中跟大家一樣滿懷喜悅。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