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告別秋老虎!中醫潤燥養肺防溫差大 敲4穴改善氣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天是節氣「白露」,意謂秋老虎結束,天氣逐漸轉涼。中醫師提醒, 早晚溫差大傷肺陰,特別是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最容易因感冒而加劇,中醫治療以「潤燥」為主,平時則可敲打湧泉穴、太谿穴、照海穴、陰谷穴,有助改善氣喘頻率發生。 2025/09/07 09:30 生活 醫藥
7旬男住院10天突意識改變、低血氧 死後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一起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個案,患者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日死亡;這也是今年第3例死亡個案。 2025/08/12 15:50 生活 醫藥
重症名醫高國晉「辦公室昏厥」猝逝!享年59歲 「抗疫生命勇者」最後心願曝光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20日在辦公室倒地昏厥,被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享年59歲,院方證實此事;重症醫學會對此表達沉痛哀悼,緬懷高國晉對急重症醫療韌性計畫的付出。高國晉溫暖提攜後進,更是台灣重症醫療的領頭人、治療大白肺ARDS數一數二的專家,2003年SARS期間還曾獲「抗疫生命勇者」獎,如今59歲猝逝,讓醫界悲慟痛失人才。 2025/07/21 09:03 生活
炎夏憾事!47歲工人中暑不適 送醫急救宣告不治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氣溫節節升高,今天(6/11)下午高雄內門出現攝氏38.5度極端高溫,而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南投縣、嘉義縣也有36度以上高溫。中市北區某工地1名工人今天下午3時許疑中暑身體不適,先是被安排休息,直到下午5時許要下班時發現情況不對,通知救護車送醫救治後,仍於晚間6時27分宣布急救無效。 2025/06/11 21:0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新冠重症8大警訊!14類人風險高 胸悶痛、呼吸喘立刻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提醒,如有以下8個重症警示症狀任一種,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務必立刻就醫,兒童的警示徵象與成人不全然同,家長須多加留意。 2025/05/30 12:15 生活 醫藥
信義區百貨命案!男陳屍4樓戶外花圃 初判因病猝逝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北市信義區某百貨公司人員今天在4樓戶外區發現男子無生命跡象,警消獲報到場初步了解,死者為52歲園藝承包商徐姓工人,被發現時已出現屍僵狀況,初判死亡已超過1天,疑因昨天工作時突然病發猝逝,當下無人察覺,詳細死因仍待釐清。 2025/05/18 15:53 社會 突發現場
連三天溫差達危險等級!心腦血管病患猝死風險增 留意4症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強烈大陸冷氣團逐漸減弱,不過今日起連三天日夜溫差逾11℃,達到危險等級。醫師提醒,溫差大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猝死風險,以及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急劇惡化,室內或戶外都要做好保暖,留意血壓忽然升高、胸悶、容易頭暈或耳鳴等徵兆。 2025/03/21 16:45 生活 醫藥
2月死亡2.1萬人!超額死亡創疫後新高 專家:非流感致死暴增「是複雜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死亡人數高達21888人,為8年來高點,肺炎和流感死亡人數合計2745人,佔死亡人數12%,有人認為是肺炎和流感死亡數較多所致,但經查並未較上年同期暴增。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分析,今年2月超額死亡29%創疫後新高,預估今年是疫後超額死亡高峰。 專家指出,主因是嬰兒潮世代和X世代的慢性病、癌症免疫負債增加2-3倍,加上呼吸道併發症增加。臨床觀察,這次冬天特別冷且冷的時間長,不少老人心血管疾病惡化,重症塞在急診未即時收住加護病房就會提高死亡率,專家憂心,醫療照護系統不改善,超額死亡仍會發生。 2025/03/19 07:00 生活 醫藥
居家血液透析5月起健保給付 在宅急症照護擬擴大6對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減少患者往返醫院在最熟悉的環境獲得照護,舒緩病房壅擠、減少院內感染風險,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3/8)表示,適用對象會持續擴大,包含心衰竭、呼吸衰竭、其他感染、洗腎患者、化療與靜脈營養注射都討論。不過,今年5月起會先實施居家血液透析納入健保給付。 2025/03/08 19:00 生活 醫藥
冷氣團接連來襲!今年已437人OHCA 中壯族別輕忽三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冷氣團接連來襲,內政部消防署統計,今年1月1日至10日非創傷性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累積437人,台大醫師表示,這幾天急診重症比例提高,包括急性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變嚴重,別以為只有老人要注意,有些40-50歲不自知有危險因子,直到天冷發作才發現三高。 2025/01/11 14:2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