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關稅20% 「會計博士」朱立倫傻眼:這是嚴重挫敗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歷經3個多月,美國對台關稅今早正式宣布,從原先的32%下修為20%,但高於日韓的15%,被歸類為貿易關係未達互惠標準的對象之一。對於關稅結果,擁有會計學博士學位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呼是「嚴重挫敗」,要求立即生效振興條例,不要再提出釋憲。 2025/08/01 08:03 政治 黨政要聞
童子賢:台灣關稅多寡不用一次就下定論 8/23請大家關注能源議題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31日)表示,8月1日美國即將公布台灣的關稅稅率,不變猜測,但目前美國主政的總統策略多變,即使公布印度關稅達25%,就像前一陣子韓國、日本也公布25%,大家不要一次就下定論,這幾天又有什麼哪一方面的合作跟協議又出來了,可能又有一個新的數字。 2025/07/31 18:00 財經 產業脈動
呼籲台灣重啟核電 前美國能源部長:民主命運取決於發電能力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灣即將核三延役公投,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和前美國戰略司令艾里斯30日在《外交事務》撰文,直指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是國安問題,呼籲美國協助台灣重啟核電,「台灣民主的命運,可能取決於發電能力。」 2025/07/31 10:47 能源
打臉賴政府!童子賢:為何要把珍貴國土耗廢到效率極低的太陽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賴政府積極發展綠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在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論壇演說直言,台灣想追求附加價值、想大力發展的產業都需要電,可是在電力政策卻卡卡,身體跟腦袋背道而馳,他列舉多項核電對台灣至為重要的原因,並指,綠電佔地很大且供應不穩定,質疑為什麼要把珍貴的國土耗費到效率非常低的太陽能上面。 2025/03/09 19:18 政治 黨政要聞
中研院參與「台灣橋梁計畫」 將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台演講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今年將與台灣合作舉辦「台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中研院將於今年11月到明年4月,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並演講,包含2018年和平獎得主娜迪雅·穆拉德、2019年物理獎得主米歇爾·麥耶等。 2025/02/27 16:54 生活 文教
一文看懂2025非核家園|問題比想像中複雜 專家示警台灣電力「潛在隱憂」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核三廠2號機2025年5月17日除役,台灣將步入非核家園,外界關心的是,核電缺口要如何填補?是否影響台灣電力供應?經濟部表示,目前核電僅佔供電3%左右,靠再生能源及燃氣機組補上,可確保供電無虞,但專家認為,核電退場除了讓發電成本增加,也削弱供電系統穩定性;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則說,核能除了讓供電系統有喘息空間,若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成本極為昂貴,且有產業外移危機。 2025/02/02 09:50 能源
諾貝爾獎得主談淨零排碳 朱棣文:核能對台灣能源安全特別重要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今(19)日舉辦專題演講,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院士朱棣文,以「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為題演講,朱棣文強調,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核能對於台灣的能源安全特別重要,另也分享許多淨零科技的新機會,包含新興的製氫和碳捕捉技術、結合AI提升能源效率和電網穩定性等。 2024/12/19 17:57 能源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籲台灣應重新思考核能 「懂技術的人要懂得發聲」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今天表示,即便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全球多國已逐漸重新接納核能,台灣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而且以電力需求角度來看,資料中心用電量之高,讓Meta、Google、Amazon、 Microsoft都開始衡量使用核電。 2024/12/18 15:34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