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淡江大橋合龍4|設計師哈蒂以「解構主義」風格聞名 驚艷世界建築作品一次看

淡江大橋合龍4|設計師哈蒂以「解構主義」風格聞名 驚艷世界建築作品一次看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哈蒂(Zaha Hadid)女爵士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她以大膽、動態、前衛的流線型曲線設計風格聞名全球。由她操刀設計的淡江大橋,連結淡水與八里,不僅是台灣首例透過國際競圖誕生的橋梁設計,完工後更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450公尺)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哈蒂一生不斷挑戰建築極限,在世界各地留下諸多令人驚嘆的地標。《知新聞》整理她過去的作品,帶領讀者一同探訪這位女爵士的其它世界級建築。
淡江大橋合龍1|建築女王札哈哈蒂遺作 主塔如合十祈福!最美橋成國際地標

淡江大橋合龍1|建築女王札哈哈蒂遺作 主塔如合十祈福!最美橋成國際地標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是豎立在淡水河上的「寧靜舞者」,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札哈哈蒂(Zaha Hadid)在台灣唯一的作品,也是她在2016年過世前的最後遺作,以舞者曼妙律動為靈感,設計出全世界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的斜張橋,展現建築曲線之美,其中央主塔猶如雙手合十,傳遞為台灣祈福之理念,但也因施作工法相當複雜,此工程在2017年至2018年間歷經7次流標,許多工程單位都不敢承接,幾乎面臨廢標,差點蓋不起來。
石黑浩開講2|已著手開發虛擬分身機器人 2050年打造人機共生新社會

石黑浩開講2|已著手開發虛擬分身機器人 2050年打造人機共生新社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被稱為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的石黑浩,自1999年起開發虛擬人偶,結合AI和遠程操控技術,推動虛擬分身應用,過去因社會接受度低,多數新創公司未能持續發展,但新冠疫情加速虛擬分身需求,促使他4年前創立Avatar公司專注此領域;日本政府推動「登月計畫」,目標2050年實現克服身體及空間限制的社會,包括虛擬分身、行動機器人、量子電腦及核融合能源等多項技術,虛擬分身應用涵蓋教育、醫療、工作及日常生活,特別為自閉症與失智症患者帶來溝通便利。他強調虛擬分身結合動畫風格更受日本用戶青睞,未來將持續擴展市場,實現人與虛擬化身共生的未來社會。
石黑浩開講1|研究機器人27年 目標實現「人類—虛擬化身—共感社會」

石黑浩開講1|研究機器人27年 目標實現「人類—虛擬化身—共感社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致力於融合機器人、人工智慧與電腦圖像,開發虛擬化身(Avatar)技術,以因應日本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短缺。自27年前投入人形機器人研究,他的目標是實現「人類—虛擬化身—共感社會」,透過類人形機器人模擬情感與意識,深探人性的本質。他也負責大型研發計畫「登月計畫」及大阪博覽會展館,運用超過50台機器人打造獨特展示,提升人機互動體驗,隨著大型語言模型技術進步,他成功打造具高度對話能力的機器人,促進未來人機共融與社會發展。
龔明鑫今南下傾聽機械工具機產業心聲 業者籲穩定匯率、擴大研發及參展補助

龔明鑫今南下傾聽機械工具機產業心聲 業者籲穩定匯率、擴大研發及參展補助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次日,今南下台中首站選擇與機械、工具機及木工機產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展現對「工業之母」產業的高度重視。座談中,針對匯率、美國對等關稅、產業升級、金融支持與國際拓展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龔明鑫強調,未來的路上,政府會和產業站在一起,一起面對關稅與匯率挑戰、尋找機會,讓發展更穩健、更長遠。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