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鐵工隊」走訪全台醫院診所 黃煌雄: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黃煌雄曾任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當年帶領「鐵工隊」耗時一年半,走訪全台200多家醫療院所,訪談3000多位醫護人員,完成了被譽為「健保總體檢」的重大調查報告,報告不僅揭示了台灣健保體系所面臨的諸多挑戰,更為後續的健保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他形容,「總統選舉是台灣最大的政治工程,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這兩個工程都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受到注目,都應該讓它們永續發展。 2025/03/12 15:00 生活 醫藥
健保30|破借錢賣兒看病、IC卡上路23年勝無數位化身份證 葉金川曝健保續命2解藥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1995年3/1實施全民健康保險,至今滿30週年,回顧上路前夕,衛生署副署長葉金川自願降級擔任健保局籌備處處長、健保局首任總經理,首要任務就是趕在1995年立委選舉前讓健保上路,當時台灣雖然是1萬美金收入國家,但借錢、賣兒女看病等「因病而窮」新聞常見,現在聽不到這問題,就是因有全民健保;另外,讓他驕傲的點在,身分證至今無法數位化,但健保2002年就有IC卡、更有用,是健保一大里程碑;針對「2030年是健保大限」,他直言,健保若靠薪資是沒有辦法撐下去的,要從2點做起,一、縮減支出,二、增加收入,才可以讓健保走遠一點。 2025/03/12 11:43 生活 醫藥
健保30|險遭「健保土石流」沖垮!就醫「三多」沉痾難改 提高自費擴大醫療不平權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享譽國際的台灣健保制度,曾在2011年出現重大危機與挑戰。當時前監察委員黃煌雄領銜的全民健保總體檢,完成健保實施以來最全面,最深入醫療第一線的田野調查報告,揭開以「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為核心的第三波健保改革序幕! 2025/03/01 07:51 生活 醫藥
瓊瑤之死|愛恨平鑫濤、林婉珍逾半世紀 三角戀人生大戲終落幕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知名言情小說教母「瓊瑤」去年底輕生,震撼華人圈,瓊瑤生前介入皇冠出版社創辦人平鑫濤婚姻,引發平鑫濤與元配林婉珍離異的「世紀三角戀」,轟動一時,平鑫濤晚年失智、中風臥床時,妻子瓊瑤一度因拒絕讓平鑫濤插管,和平鑫濤的子女互槓,瓊瑤最終妥協,並出版《雪花飄落之前》書籍,寫下經歷摯愛平鑫濤臨終前插管的痛苦,提倡「善終權」,叮囑兒子和媳婦在她晚年絕不能讓她插管、急救、送加護病房,盼「死得有尊嚴」。然而她因隨著平鑫濤、瓊瑤陸續離世,林婉珍也於本月4月逝世,享耆壽95歲,三人的糾葛終落幕, 令人不勝唏噓。 2025/02/28 23:27 生活 醫藥
瓊瑤之死|好友嘆訴內情!「安寧之母」趙可式:她被丈夫晚年嚇到了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知名作家瓊瑤去年12月輕生,享壽86歲,生前因眼見丈夫平鑫濤失智逐漸不認得人,最後臥床插管維生,於是寫下《雪花飄落之前》提倡「善終權」,曾為書寫序的「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日前接受《知新聞》訪問談到此事悲傷表示,瓊瑤極度要求生活品質,丈夫和母親的晚年生活讓她嚇到了,遺憾未能帶她參訪品質好的安寧病房,看看臨終病人還能開心打麻將、唱歌。 2025/02/28 23:27 生活 醫藥
瓊瑤之死|8萬人同病!血管性失智主因腦中風 醫揭預防6關鍵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約8%、35萬人,其中近六成是阿茲海默症,兩成是血管性失智症。瓊瑤其夫婿平鑫濤因大片腦梗塞引發血管性失智症,臥床3年病逝,醫師指出,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不菸、少飲酒、多運動可預防中風,進而預防血管性失智症。 2025/02/28 23:27 生活 醫藥
瓊瑤之死|非癌病人僅3成使用安寧 無效醫療排擠救命機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仍有許多資源浪費在無效醫療造成「四輸」,台灣一年因癌症死亡5.3萬多人,約6成5接受安寧療護,非癌症死亡將近8萬人,僅3成接受安寧療護,專家認為,前者應提高到75%,後者到50%,救命資源不該拿來延長死亡過程,否則會排擠救命機會,醫病都要提升死亡識能、強化生命末期溝通。 2025/02/28 23:27 生活 醫藥
台大院長反對打破健保總額!保障合理點值 避免過度醫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法》第62條修正案盼保障健保點值1點1元,等於打破現行總額制度,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日(7/6)表示,保障點值是合理的,至少1點0.92到0.95元,醫療品質需要經費投資,但1點1元可能引起過度或無效醫療,入不入法則沒那麼重要,也不希望打破總額這個潘朵拉盒子,「總額是必要之惡」,否則健保無法永續,因病而貧的人會更多。 2024/07/06 17:3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