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鐵工隊」走訪全台醫院診所 黃煌雄: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黃煌雄曾任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當年帶領「鐵工隊」耗時一年半,走訪全台200多家醫療院所,訪談3000多位醫護人員,完成了被譽為「健保總體檢」的重大調查報告,報告不僅揭示了台灣健保體系所面臨的諸多挑戰,更為後續的健保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他形容,「總統選舉是台灣最大的政治工程,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這兩個工程都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受到注目,都應該讓它們永續發展。
編者按: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至今30年,財務壓力已到深水區,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製作《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喚醒全民認知永續健保人人有責。
台灣研究基金會及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委託《知新聞》接受製作紀錄片,以客觀公正立場,完整記錄健保30年變化史。
「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
黃煌雄投身健保總體檢的初衷,源於他對台灣社會的深切關懷。在擔任2屆監察委員期間,他累積了豐富的總體檢經驗,先後完成了國防、社會福利、海洋、社區營造等多項重大調查。當他思考下一個調查主題時,他將目光投向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健保議題。
「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黃煌雄說。他認為,健保制度不僅關乎民眾的健康福祉,更代表了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鐵工隊」深入基層實地走訪
為了深入了解健保體系的運作現況,常常工作到晚上8點、9點甚至10點。黃煌雄回憶,記得最高紀錄是開會到晚上11點,從會場回到旅館已經將近12點了;健保局的工作人員更辛苦,回去還要寫報告。第二天早上8點又要出發,因此被形容為「鐵工隊」,他們的工作強度和毅力令人敬佩;也因這樣的工作模式,黃煌雄和健保局的工作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鐵工隊」深入基層、實地走訪。他們走訪了全台各地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和診所,甚至遠赴蘭嶼、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地區。他們與醫護人員進行座談,了解他們的實際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困難。
「鐵工隊」還設計了一份約有22個問題的問卷,向醫護人員收集第一手資料。這些問卷結果被完整地呈現在健保總體檢報告中,為報告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提供了有力支撐。
 
                                                            健保總體檢報告40萬字
經過18個月的調查和整理,黃煌雄說,一般的監察調查案通常3到6個月就結束了,超過一年已經算是重大案件,但我們這個案子總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是特殊重大案件。最後完成了40萬字的健保總體檢報告,主要有3大重點:
第一、重症四大科和五大科,醫師人才面臨嚴重短缺。
第二、守護社區醫院,當時社區醫院已經減少了200多家。
第三、如何解決無效醫療。
 
                                                            醫生短缺的危機
黃煌雄說,進行調查時,四大科醫生面臨嚴重的問題。他們抱怨工時長,尤其害怕被叫去急救或醫療糾紛,薪水又不高,生活品質很差。再加上那時候的一些醫療糾紛事件,像某位醫生涉及3000萬賠償案,令醫生感到非常恐慌。
這些因素讓四大科醫生開始出現擔憂,導致招生不足,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醫生的養成過程需要十年以上,現在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十年後可能面臨醫生短缺的危機,這對整個醫療體系是非常嚴重的挑戰。
地區醫院經營困難
黃煌雄指出,地區醫院在921大地震、八八水災等重大災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擔了社會功能,但由於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經營面臨困境。醫療資源分配的正義問題: 部分醫療機構利用制度漏洞,過度提供無效醫療服務,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和分配不公。
過了十多年問題仍在
當時總體檢是在2010年完成,過了十多年,黃煌雄說,四大科和五大科的問題應該說還是存在。尤其是小兒科,現在甚至成為國安問題。黃煌雄表示,四大科的問題要完全解決是不可能的。健保預算從當初的兩千多億,現在已經變成八千多億,明年可能超過九千億。
黃煌雄說,預算永遠不會滿足,但就四大科和五大科來說,尤其是急診科,最嚴重的還是小兒科的問題。不過,最近好像有一些特殊的解決方案出現了。他認為,如果當年我們不處理四大科和五大科的問題,給他們一些支持,現在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籲政府確保區域醫院生存
另一個方向值得注意,現在出現「垂直醫療體系」,從醫學中心到區域醫院,甚至診所,這個體系正在發展中。因此,區域醫院的情況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因為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那些偏遠地區、資源匱乏但具有社會功能的醫院,政府必須確保它們的生存。
關於無效醫療,目前呼吸器的管理已經比較穩定,不過植物人仍然是一個禁忌話題,很多人不敢觸及,但這個問題客觀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末期癌症病人的問題,過去較少受到關注,但這也是當前和未來的健保壓力來源之一。
黃煌雄坦言,以前的健保改革就像扮演聖誕老公公,討好大家相對容易,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很多事情一碰就會痛,改革已經走到這個階段了。
護理師、藥劑師出走
在他調查的時候,護理人員的問題已經開始浮現,但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重。現在不僅是護理師,藥劑師也成為一個問題,因為連鎖藥局的出現,導致藥劑師出走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些都是新挑戰。
2大難以逆轉的問題
黃煌雄認為,健保最根本的挑戰是全民都有責任承擔的。首先,要承認老年化的現實,老年化的結果就是健保需求增加,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第二,出生率降低,未來能夠負擔健保經費的人口比例會越來越少,這意味著負擔健保費用的人口減少,但需求卻在增加。這兩項是本質上難以逆轉的問題。
 
                                                            建議成立台灣版的 NICE
黃煌雄指出,健保總體檢的最後一部分應該是成立台灣版的 NICE(英國的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所)。現在已經計劃成立科技評估中心,像英國的 NICE 一樣,來確定健保的基本社會功能和核心醫療項目。如此確保程序正義,如果程序正義做好了,就比較接近實現實質的分配正義。
第三波健保改革的重點,就是要落實醫療資源的分配正義。如果分配正義很難實現,至少應該先實現程序正義。他認為,NICE 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
停電點燭燒到手
最後,黃煌雄分享一個小故事。在健保總體檢報告完成的最後階段,工作進入了 「戒嚴」 狀態,意思是除了這份報告,其他事情我們都暫時放下,不分日夜周末,投入了所有精力。他說,有一次,民生社區停電,他和我太太點著蠟燭吃飯,「但我的腦子裡仍然在想健保的事。蠟燭燒到我的手,我都沒有感覺,直到太晚才發現燙傷了。這種專注的投入,正是我當時工作的寫照。」
健保在國際上最能發光發熱
黃煌雄對台灣健保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他相信,只要政府、醫界和民眾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挑戰,讓台灣健保永續發展。他重申,「健保是台灣最大的社會工程,也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最能夠發光發熱的公共政策,」黃煌雄說,希望台灣健保能夠繼續成為國際典範,為台灣人民的健康福祉保駕護航。
 
                                                            健保30週年紀錄片:
■ 《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感恩上映 健保30年曲折內幕全都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