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才幾天興達電廠遭疑偷開燃煤機? 台電回應:為穩定供電非結構性缺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凌晨起正式除役,象徵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隨即傳出高雄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連續3天啟用,引發外界對電力供應穩定性的質疑。 2025/05/22 15:12 能源
非核家園才3天!興達電廠燃煤機竟無照運轉挨轟「用肺發電」 陳其邁回應了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台電高雄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於去年9月30日操作許可到期,昨天卻悄悄開機運轉,引發國民黨市議員邱于軒抨擊「車沒行照、沒車牌卻可以上路?高雄人很生氣!」、「高雄市民為了台灣人的用電,用肺發電,犧牲健康」。高市長陳其邁今天回應,據環評規定,備轉容量率8%以下可運作,環保局會嚴格監督執行。 2025/05/22 14:22 能源 地方大小事
核電退燃煤火力全開?曾文生斥顛倒因果 怨被形容「偷開」非常不公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核電歸零,台中市府質疑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火力全開」來因應用電,高雄興達電廠2部燃煤機組也連3天開機,遭質疑電力不足,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在行政院記者會澄清,認為台中市府顛倒因果順序,所有發電資訊都公開於台電網站,用偷開機組來形容台電是非常不公平的,強調所有發電機組的啟停都符合法律規範。 2025/05/22 13:25 政治 黨政要聞
核三廠2號機昨除疫 缺電考驗即將開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電核三廠2號機40年運轉執照17日到期,昨日午後機組開始逐步降載,並於晚間解聯、安全停機。核三2號機裝置容量95.1萬瓩、發電占比約3%,也代表台灣47年的核電歷史從今天起開始正式歸零,邁向「非核家園」的目標。行政團隊保證不會缺電,隨炎熱夏天即將到來,外界也將檢視台灣電力是否真經得起考驗。 2025/05/18 15:47 能源
核能民團抗議 台電:核能大國電價漲更兇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核能民團今赴經濟部陳抗,訴求核電延役救台電,台電表示,尊重多元意見,供電穩定應是社會最大共識,若僅以核能作為單一解方,忽視核安、核廢處理與社會共識等現實面挑戰,無助穩定供電,亦非僅靠公投或修法就可解決。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飆漲至今才是台電虧損主因,韓、日、法等核能國家無一倖免,電價漲更兇、通膨更嚴重、預算補更多。 2025/05/01 17:26 能源
核三廠2號機除役倒數! 藍黨團示警恐怖下場:核電歸零百害無一利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核三廠二號機運轉執照預計將於5月17日到期,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國民黨團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民進黨以民生為念,國民黨主張核電不能全數歸零,應讓核三廠延役。藍委張嘉郡更指出,核一廠乾式貯存槽已完成、核二廠乾式貯存槽今年發包,屆時台灣有兩個核電廠的濕式儲存槽可以裝核廢料,希望經濟部可以積極討論,讓台灣有乾淨的核電。 2025/05/01 11:23 政治 國會攻防
民進黨「人民是頭家」宣講!卓榮泰領軍首站台中登場 不拿撞球桿改持「這玩意」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針對藍白立委凍結刪除總預算案,民進黨發起「人民是頭家」下鄉政策宣講會,並公佈在全台8個縣市輪流登場,今天(15日)首站在台中市南屯水安宮登場,由行政院長卓榮泰領軍交通部長及黨籍民代,直接向民眾闡述施政規劃,與國會亂象對施政造成的衝擊,由於適逢大罷免潮,台中六個罷免團體也在外圍擺連署攤位,透過相輔相成加速達成罷免藍委連署人數;有別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下鄉宣講攜帶撞球桿講解,卓榮泰仍改拿「光劍」解說,迎來現場一陣歡呼。 2025/03/15 20:00 政治 黨政要聞
谷立言喊美國可提供核能 卓榮泰揭「3前提」:不排除新核能技術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關切台灣供電,提議美國可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包括核能,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在演說也直言台灣寸土寸金,不適合耗費在效率極低的綠能上,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表示,我們需要很多外在的能源來供應,也多元發展綠能;在核管法的規定下,核三廠2號機組將進行除役程序,至於新核能技術,台灣會跟各先進技術的擁有者或開發者保持對話、研究,甚至未來合作。 2025/03/11 14:17 政治 黨政要聞
協和電廠環評爆衝突 一文看懂四接對北部供電重要性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環評大會正反意見再次對決,反對團體指稱台電隱匿協和電廠土地污染資料。四接為何極具重要性?若未能通過是否會影響北部供電或是對台灣整體電力供應造成衝擊? 2025/02/26 15:20 能源
東北季風助攻! 風電突破3.1GW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北方冷高壓逐步南下,台灣東北季風增強,有助風電出力,台電表示,今日清晨瞬間風力發電量飆破3.1GW,創下歷史新高,且整日風電穩定出力佔比在一成以上。再生能源穩定出力不僅進一步擴大燃煤機組降載幅度,也讓機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 2025/02/07 17:18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