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颱恐襲台!季連成:三階撤離已定「將挨家挨戶宣導」 18日起禁志工入災區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風神颱風週末恐生成,預估帶給台灣北、東部大量雨勢,中央災變中心光復前進協調所昨轉型為「風神颱風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三階段撤離方案已定,此次撤離執行採高度戒備,中央、地方與軍、警、消將組成「督考小組」,挨家挨戶宣導撤離。為保持明確撤離規範,18日起將禁止志工進入災區。 2025/10/16 14:49 政治 黨政要聞
災區今起防颱作戰!季連成:拒撤離就裁罰 發布堰塞湖警報標準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因應準颱風「風神」啟動防颱整備,今起3天是防颱大作戰,昨(15日)與鄉鎮村里長討論出3種疏散避難方式,當累積雨量達200毫米時就啟動撤離1308人,其餘採收容安置、垂直避難,強制性撤離時會分2階段,若有民眾不遵守規定,依法裁罰,裁罰完畢後仍需撤離;每個人都須帶避難包,物品主要是一般的維生、貴重物品和藥品。 2025/10/16 14:0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全台有雨時間曝!東半部估驚人雨量「紅到發紫」 災區防颱採「混合式撤離」 【記者陳亮諭、於維奕/綜合報導】好天氣倒數,降溫、降雨一次來!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明2天各地多為晴熱,迎風面局部陣雨,周六(18日)吹東北風,東半部有雨,下周日(19日)起,東北季風及準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各地有雨,尤其是東半部累積雨量預報「紅到發紫」,災區也拍板防颱將採「混合式撤離」,扣除垂直撤離人數,疏散撤離人數約1000多人。 2025/10/16 07:44 生活 知天氣
推翻花縣府撤離計畫!光復災區村長心聲季連成聽到了 防颱拍板「混合式撤離」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風神」颱風預計本周末生成,花蓮縣府原規劃強制撤離8600名堰塞湖保全戶,今天下午中央召開防颱會議,會中多數村長認為強制撤離量能有限,盼增加垂直撤離選項,總協調官季連成決議採納村長意見開放垂直撤離,實際須撤離1000多人。 2025/10/15 20:5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慎防「風神」豪雨!前進協調所轉型改編9大組 30公里側溝今清理完成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預計本周末生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5日)指出,今天下午將與花蓮縣府、鄉鎮長及村里長開會,將編制9個組別因應防災。光復鄉總長30公里的側溝將完成,今天是所有工作的階段性終點,協調所將轉型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 2025/10/15 13:3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一戶都不遺漏!社工揭馬太鞍災民家具全毀 衛福部擬媒合家具公會協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馬太鞍洪災發生逾2周,除了各路超人外,也有許多社工前往災區。社工師公會全聯會統計,10月4日至11日已有256人次社工,投入一戶一戶家訪工作,已訪視1312戶(佔75%),也向衛福部反應,災民家中家具、床架、床墊都被淹沒,是否協調家具公會捐贈。 2025/10/12 15:52 生活 醫藥
獨家|「多少毛孩在土裡等?」飼料罐罐超人2周救援逾20隻 狗狗重生笑容感動人 【記者劉沛妘、梁建裕/花蓮報導】不只人需要救援,動物也需要!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進入第19天,《知新聞》在花蓮採訪時,經過一家「貓狗物資站」,免費提供貓糧、狗糧、寵物龍等毛孩用品。原來,是一名來自台北的志工絲雅,她看到有狗狗在淤泥裡淹了1天1夜、貓咪淹了2天2夜都還活著,「那到底還有多少毛孩在土裡面等我們?」愛動物的她,立刻帶物資到光復協助救災,獲救後的毛孩笑容賺人熱淚。 2025/10/11 16:30 生活
基本工資連10漲 AI保全系統取代人力巡邏成解方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基本工資連續10年調漲,許多社區管委會面臨保全人力短缺與管理費用上升雙重壓力。華辰保全總監何懿玲指出,保全業近5年平均每年調薪逾4%,人員流動率高、人力高齡化與工時壓力,使社區管理費難以長期負擔。華辰保全宣布導入「AI鷹眼云狩隊」方案,結合AI影像辨識與無線感測技術,可在夜間提供全方位的異常偵測,取代部分傳統人力巡邏。 2025/10/05 11:25 財經 產業脈動
發5萬慰問金!光復災民要買床鋪、洗衣機 租客、未設籍等第二波 【記者王良博、李柏毅/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縣光復鄉,今(3)日災後第11天,縣府開始發放每戶5萬元慰問金。今天一早就有許多災民,到發放地點排隊領取,不少人直說,家中家具、物品都損壞,會用慰問金添購床鋪、洗衣機等生活必需品。不過,部分租屋族等未能領取,縣府說,未在名冊上的實際受災民眾,可檢附證明到公所造冊,即能領取。 2025/10/03 17:40 生活
獨家|佛祖街3姊弟嘆「桃花源毀了」!鋸竹割草搭茅房原因超暖 全為鏟子超人 【記者林志青/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溢流,造成重大死傷,花蓮縣政府提出將重災區的大平村、大同村89戶遷村,至今尚未清出家中淤泥的林先生向《知新聞》說,「不捨老家一定會搶救!我們不同意遷村」。林先生與哥哥、姊姊昨天(2日)回老家整理家園,還利用竹子與芒草搭建出簡易茅房,林先生說,我們雖然是受災戶,但志工真的很辛苦,我們也要替他們想。 2025/10/03 13:39 社會 地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