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股重挫、強勢股漲幅已大 投信: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

美股重挫、強勢股漲幅已大 投信: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在AI科技創新持續推動下,全球股市投資重心集中於電子、科技及生技業,尤以電子科技股表現強勢,成為市場主流。野村投信表示,部分強勢股漲幅已大,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但中長期仍具偏多操作空間。傳產類股表現相對混沌,惟內需族群有望受惠於11月上旬普發現金政策與10月連假消費動能,重電族群則因台美電網更新題材轉強,成為盤面新焦點。在此波高波動、高選股難度的市場環境中,主動式ETF展現靈活調整優勢,對長期投資人更具吸引力,成為投資人布局成長股的重要工具。
感染症資源庫明年完工 台灣以國旗身分參與國際菌種聯盟

感染症資源庫明年完工 台灣以國旗身分參與國際菌種聯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為強化國家防疫戰略科技,推動國家疫苗自製、感染症診斷試劑與新藥開發,「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NIDB)將於明年完工,總統賴清德今日在國慶演說強調台灣持續跟各國加強合作。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台灣已經加入國際和亞洲兩大菌種聯盟,且以「國旗」身分參與,可將國內特有菌株、病毒株存入國際聯盟,同時從國際組織取得國外重要的病原,掌握全球疫情動態。
生技醫藥強化世界工廠!以醫帶商 印尼、馬國潛力大

生技醫藥強化世界工廠!以醫帶商 印尼、馬國潛力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急轉彎暫緩90天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生技醫藥行業協會表示,有別於科技業和傳產業早就佈局海外據點,生技業未來也應有世界工廠概念,尤其看好印尼和馬來西亞,「以醫帶商」策略不僅輸出台灣醫療技術,也能帶動醫材、藥品甚至高端設備廠商出海開拓東南亞百億市場。
川普關稅恐重擊保健食品市場 台灣藥廠憂喪失代工優勢

川普關稅恐重擊保健食品市場 台灣藥廠憂喪失代工優勢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多國課徵對等關稅,比起藥品,國內製藥業者直言更擔心保健食品,現行我國對進口保健食品課徵30%關稅,如果調降到20%或分階段調降都勢必衝擊保健食品製造業很大,原本歐美先進國家委託台灣製造,關稅降低後可能就不在台灣生產,進口保健食品售價也更具競爭力。
標普全球2025年永續年鑑出爐 70家台灣企業入選

標普全球2025年永續年鑑出爐 70家台灣企業入選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標普全球(S&P Global)昨日公布「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台灣共有穩懋、臻鼎、南寶、藥華藥、光洋科、橘子等70家企業入選,較2024年增加了17家,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指出,今年除了連續入選的企業外,也有多家台灣企業首次進榜,反映出各行各業對永續發展的積極投入與創新實踐。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3|台版「型男飛行日誌」 林羣40歲時已飛千萬英哩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3|台版「型男飛行日誌」 林羣40歲時已飛千萬英哩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從麥肯錫外資顧問、外資分析師到投資銀行家,全福生技董事長林羣早期生活是繞著全球跑,就像好萊塢明星喬治·克隆尼主演的電影「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劇中他飛行旅程達到1千萬英哩獲得機長頒發獎勵,而林羣40歲時已飛了108個國家、1千多萬英哩,1年有100多天在天空上,每年飛100多萬英哩,比機長飛的哩程數還多,他笑說:「機長飛的哩程不到我的1/3,他們1個月才飛10~11天,我是天天飛!」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2|林羣走過7次上市紅毯 曝解盲失敗還上市祕辛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2|林羣走過7次上市紅毯 曝解盲失敗還上市祕辛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全福生技董事長林羣早期為投資銀行家,從金融業轉戰電子業,退休後又進入生技業,已走過7次上市紅毯,大概是官員之外,走紅毯最多次的公司負責人,原已退休兩次的資本市場老兵,大可過著悠哉的生活,為何又重出江湖、扛起一家眼睛新藥小公司擔任負責人呢?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全福董座林羣一頓飯輕鬆募資15億 最大關鍵2個字

生技投資教主專訪|全福董座林羣一頓飯輕鬆募資15億 最大關鍵2個字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全福生技在去年12月16日從興櫃轉上市,不過,讓外界好奇的是,全福不僅虧損,1年前乾眼症新藥還解盲失敗,為何還能上市?出身投資銀行後來轉戰科技業及生技業的全福董事長林羣扮演關鍵角色,他跟朋友吃一頓飯就能幫全福輕鬆募到15億,讓全福有足夠糧草可持續開發新藥,也替全福找來堅強的董事會陣容及海內外新藥跨領域資深專家,林羣相當看好台灣生技業前景,他笑說,如果不看好「我不用來蹚這混水!」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