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重挫、強勢股漲幅已大 投信: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在AI科技創新持續推動下,全球股市投資重心集中於電子、科技及生技業,尤以電子科技股表現強勢,成為市場主流。野村投信表示,部分強勢股漲幅已大,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但中長期仍具偏多操作空間。傳產類股表現相對混沌,惟內需族群有望受惠於11月上旬普發現金政策與10月連假消費動能,重電族群則因台美電網更新題材轉強,成為盤面新焦點。在此波高波動、高選股難度的市場環境中,主動式ETF展現靈活調整優勢,對長期投資人更具吸引力,成為投資人布局成長股的重要工具。
00980A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游景德表示,美國政府在10/1因民主黨與共和黨預算僵局而正式關門停擺,但似乎並沒有引發市場恐慌,反而強化市場對聯準會持續降息的預期,進一步支撐了股市和債市的表現,歷史經驗顯示,政府關門對股市影響十分有限,標普500指數自1990年以來,在歷次政府停擺期間多呈現上漲走勢,投資人普遍認為,政府關門將拖累經濟表現,反而為聯準會創造更大的降息空間,因此經濟放緩反而被解讀為利多,持續推動風險性資產上行。
在此氛圍下,科技股續強,輝達股價也續創新高,市場目光聚焦在輝達新一代Rubin系列AI晶片預計於今年10月試產,並於2026年第2季正式量產,相較現行的Blackwell系列,Rubin在效能與功耗方面皆有顯著提升,其中功耗由 1800W 提升至 2300-2500W最明顯,意味著整體功率損失也額外增加近40%,對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與散熱設計提出更高挑戰。
與此同時,這次輝達與OpenAI的千億美元合作案,將共同建設總容量達10GW的AI資料中心,預計使用400萬至500萬顆NVIDIA最新Rubin系列AI晶片,而台灣做為Rubin伺服器供應鏈的核心角色,包含先進製程晶片、封裝與測試、CCL/PCB、電源管理、散熱等領域,隨著AI資料中心大規模擴建,台灣AI供應鏈具備技術優勢,將持續高速成長並受惠。
AMD與OpenAI達成晶片供應協議
AMD宣布與OpenAI達成晶片供應協議,OpenAI取得AMD 10%股權,未來AMD將向OpenAI供應數十萬顆晶片,有望帶來每年數百億美元營收,AMD股價大漲;Tesla發布影片,暗示即將推出新一代電動跑車Roadster。
執行長馬斯克多次強調 Roadster將是「超越車輛的存在」,並預告年底將舉辦「史詩級展示」。Tesla 程副總裁Lars Moravy也在公開活動中證實,Roadster它是品牌旗下「最後一款駕駛者的車」。
特斯拉相關供應鏈可留意
根據目前已知的規格,新款Roadster預計搭載三馬達、200kWh電池,續航力上看1000公里,0-100 km/h加速僅需2.1秒。馬斯克更表示,搭載SpaceX火箭推進器的版本甚至可能「短暫懸浮」。若特斯拉在10月正式揭曉Roadster,將標誌著這款延宕多年的電動超跑終於邁入量產階段,預計最快於2025年開始交付,此舉不僅引發全球車迷與投資人高度關注,也為台灣相關供應鏈帶來新一波利多。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特斯拉電動車中約有12%零組件來自台灣,包括富田電機是特斯拉唯一量產馬達供應商,具備高導電鑄銅轉子技術;貿聯-KY供應車用線束與電池動力線束;和大工業Model S齒輪箱組件供應商;宸鴻車用觸控面板;致茂電子動力系統測試設備等等。此外,特斯拉除了電動車,也積極布局AI與人形機器人領域,預計於今年推出第2代Optimus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