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邱泰源拒辭內閣改組卡關 挨批想造反!斯文掃地白目到家 【陳力維/綜合報導】行政院新一波內閣改組即將啟動,然而卻傳出卡關消息。衛福部長邱泰源疑似拒絕發出請辭信,今(8/25)天赴立法院備詢時未正面回應,僅說「謝謝大家關心」。媒體人周玉蔻痛斥:「邱泰源要造反嗎?」強烈抨擊「斯文掃地、太不堪了」。藥師林士峰批評邱泰源任內多項政策跳票,還要戀棧權位嗎?醫師蘇一峰則針對邱泰源日前自稱引述已故醫界大老宋瑞樓的「名利說」,結果被醫界大老駁斥,點名邱泰源「開口閉口都是名利」,痛批「白目到家」。 2025/08/25 13:59 政治
B肝轉癌風險評估突破!2類人肝指數正常仍需治療 台灣領先全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慢性B型肝炎患者過去認為肝指數沒有明顯上升,處於「免疫耐受期」和「不活動性帶原期」,肝癌風險低可以不需要服藥治療,不過台大醫院和中研院最新研究提供全球更精準的評估指標,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表面抗原小於1萬IU/mL ,可及早用藥,不活動性帶原期表面抗原大於100IU/mL,不可忽視肝癌風險,需定期追蹤。 2025/08/19 13:49 生活 醫藥
嘆「沒有利,名也慘」被名嘴嗆 邱泰源再被點名下台:我從來不care這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邱泰源昨出席活動時,一句「做越多被罵越多,沒有利,名也很慘」,遭外界解讀為「太委屈」,他今(17日)回應,昨天出席的都是自己人,所以才會開這樣的玩笑,在行政職有義務承擔各界指教;至於朝野頻頻點名他應下台則直言,「我從來不care這個部分」,就連對於媒體人周玉蔻批評「計較的是個人的名與利」,則回應「謝謝指教」。 2025/08/17 15:17 生活 醫藥
衛福部長委屈做越多被罵越多 嘆「沒有利,名也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閣改組風聲不斷,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屢遭點名不適任,今日他出席肝基會31周年活動,致詞時透露小委屈,40-50年來謹遵宋瑞樓教授的教誨「把病人照顧好,名利自然就好」,他也將此理念傳遞給全國醫療體系和醫師,但最近常覺得「做越多被罵越多,沒有利,名也很慘」。 2025/08/16 20:01 生活 醫藥
丹娜絲颱風後類鼻疽再添1死 60歲男「長期用非自來水源」發病6天亡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類鼻疽再增1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8月5日-12日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年齡介於50多歲-80多歲,分別高雄市3例、台中市與台南市各1例,死亡個案為高雄60多歲男性,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疾管署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也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2025/08/13 17:25 生活 醫藥
每周啤酒喝超過「這水位」 脂肪肝、高血壓、性功能障礙恐纏身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項針對46萬名中年人的長期研究發現,以酒精濃度5%計算,每周喝超過8瓶330毫升的啤酒,長期下來,具有肥胖或過重問題者,因肝病致死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2.2倍。不少家庭安排今天歡度父親節,醫師提醒,每次喝酒就像是在替壓力鍋升溫,偶爾小酌無妨,但若無酒不歡,對男性來說,後果可能遠不只是多出一個「啤酒肚」,更可能同時面臨脂肪肝、高血壓與性功能障礙等健康危機。 2025/08/09 09:05 生活 醫藥
類鼻疽再添3例!丹娜絲颱風後累積13例 歷年第3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連日豪雨造成多處積水淹水,國內上周新增3例本土類鼻疽,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病例,個案居住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都有污水和污泥接觸史。丹娜絲颱風後累積13例類鼻疽和4例鉤端螺旋體本土病例,疾管署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亦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污染的塵土或水滴。 2025/08/05 16:22 生活 醫藥
致死率8成!猛爆性肝炎「6種高危險族群」 營養師教飲食修復肝臟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57歲綜藝主持人沈玉琳日前驚傳因罹患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療,主持人陶晶瑩30歲時也曾因為工作太拼命,罹患猛爆性肝炎。營養師高敏敏說,該類型肝病「致死率高達8成,是所有肝炎中死亡率最高」,提醒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補足B群、維生素C、鋅、硒」,飲食少油鹽糖及少酒精。 2025/08/04 08:43 生活
垃圾車為什麼播《少女的祈禱》?背後竟藏著台灣公衛巨人 【劉以安/綜合報導】聽到古典樂《少女的祈禱》或《給愛麗絲》,就知道垃圾車來了,寶島限定的日常習慣已執行近一甲子。這個制度開創者據稱是台灣公共衛生先驅許子秋,生平幹過不少大事,除了消除垃圾,他還撲滅霍亂、日本腦炎和小兒麻痺。 2025/07/30 15:24 生活
福源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勒令停產!最高罰2億 業者開放退換貨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竹「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檢出黃麴毒素不合格,遭新竹市衛生局要求下架回收,並勒令暫停生產。目前已有三項效期的產品被驗出問題,業者對此表示,消費者若對產品有疑慮,都可進行退換貨。 2025/07/30 11:59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