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苦於紅斑性狼瘡!如魔術師攻擊全身 嚴重倂發症奪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傳出病逝,過去深受紅斑性狼瘡所苦。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宛如魔術師,可攻擊全身任何器官,從皮膚、關節到腎臟、腦部、血液等因而症狀多樣,患者常因嚴重倂發症死亡,比如突然白血球過低導致感染敗血症、腦中風、狼瘡腎炎、心肌梗塞。 2025/10/29 19:50 生活 醫藥
中風誤當中暑!睡醒右眼歪斜、視力模糊 男子聽某嘴撿一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以為天氣太熱中暑,午覺睡醒驚覺中風!50多歲黃姓男子醒來後發現看東西模糊、頭暈,右眼球偏向外側無法往內側移動,左眼活動和四肢肌正常,沒有嘴歪情況,說話清楚,所幸太太提醒不對勁,他就醫急診證實為缺血性腦中風。 2025/10/19 09:40 生活 醫藥
氣候變遷與健康白皮書出爐 空污與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極端氣候已直接影響人類生活,不只是環境、經濟面的衝擊,也危及每個人的健康。保誠人壽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今日合作發表全台第一份由民間主導的《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揭露氣候變遷與心血管疾病、空氣污染間的關聯,未來保誠人壽也會以此設計健康險保單。 2025/10/14 18:25 財經 金融保險
南迴醫院變身行動醫院 超人醫師徐超斌轉念樂見主動出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南迴醫院變身行動醫療中心,不再只是水泥磚、水泥牆蓋在某塊土地上」,「超人醫師」徐超斌過去眼見南迴公路長達100公里沒有一家醫院,自2011年起倡議蓋南迴醫院,但招募醫護團隊是一大難題,急重症病人也可能仍選擇高雄或台東市就醫,因此他逐漸轉念,與其蓋一間20床的醫院等病人來,走進病人家裡能夠做得更多。 2025/09/19 16:20 生活 醫藥
別低估心房顫動致命性!5症狀長期未治療 恐中風和心衰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但其危險性卻常被低估,台灣每年新增約2.5萬例心房顫動患者,65歲以上平均每20人就1人罹病,其中三分之一病人無明顯症狀,容易延誤治療。醫師提醒,心房顫動若長期未治療,可能引發中風與心衰竭,造成嚴重失能甚至危及生命。 2025/08/31 09:30 生活 醫藥
工程師疑撞鬼!半夜常驚醒、心臟狂跳 原來是睡眠呼吸中止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40多歲工程師長期在半夜驚醒,伴隨心臟狂跳不止,適逢鬼月讓他懷疑自己見鬼,由於睡不好,白天精神渙散、原本控制良好的高血壓也突然失控,就醫才發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體重上升、代謝異常、腦部退化,死亡風險增加2.5倍。 2025/08/30 18:43 生活 醫藥
有片|赴亞利桑那小心球黴菌!境外移入病例暴增 3族群嚴重恐致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往美國西部或南部旅遊、工作或旅居小心球黴菌症,台大醫院2000年至2020年僅見一例境外移入,2020年以來卻暴增13例,球黴菌主要透過吸入含孢子的塵土而感染,不會人傳人,但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免疫低下者、慢性病患、孕婦等高危險群可能出現肺部嚴重感染致死,到這些地區遇到風沙大建議佩戴N95口罩,如果有沙塵暴應待在室內。 2025/08/29 20:31 生活 醫藥
操盤手偏頭痛炸裂!止痛藥吃到沒效 每月發作逾4次應預防治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0歲金融業主管小貞每天看台灣、美國股市操盤,長期作息不正常與工作壓力下產生慢性頭痛,每月吃止痛藥的日子比不吃還多,卻感覺越吃越沒效,痛到每周得請一天假。醫師提醒,止痛藥無法預防頭痛發生的嚴重度與頻率,若每月發作超過四天吃止痛藥無效時,應以預防性藥物治療來減少頭痛發作。 2025/08/22 11:48 生活 醫藥
衛福部揭40歲以上國人近5成腰圍過粗 一圖看懂怎麼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指出,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不容忽視。 2025/08/07 12:18 生活 醫藥
28歲男健身課後倒地腦中風!家屬控延誤就醫求償340萬 判決出爐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王姓男子在連鎖健身房上完一對一課程後,10分鐘內突然倒地,送醫急救證實是腦中風,雖救回性命,卻留下左半身偏癱等後遺症。王男父母不滿,認為兒子課後已頻頻按揉頭部,質疑健身房未及時察覺異狀,延誤就醫,憤而提告索賠340萬元。不過,法院認為業者已有適當處置,王男頭痛症狀不具警示性,判決健身房無責,駁回求償。 2025/07/03 13:07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