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憂花蓮嘉農溪河床高過堤防 水利署:1周內清淤沒有問題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今早舉行記者會,有關民眾擔心嘉農溪河床高過於堤防,未來是否會再度發生溢流的問題,水利署表示,嘉農溪就是花蓮溪,事實上這條溪它在河道範圍內淤積的狀況已經掌握,昨天已經進場,會在1周內,把河道內的土砂堆積的狀況做整理,沒有問題。 2025/10/06 11:23 財經 政策法規
堰塞湖沖毀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原址重建 將採用200年防洪標準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馬太鞍溪橋遭洪水沖毀,交通部預計在2026年底完成單向橋樑可雙向通車,2027年完成全部橋樑通車,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表示,預計在原址重建馬太鞍溪橋,原本採用100年防洪標準,會將防洪標準加倍,採用200年防洪標準。 2025/10/01 17:27 生活 交通
花蓮光復搜救|河道旁遺體開挖中 國軍已清605戶、1500台高壓水槍到貨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救災,跨縣市政府搜救團隊、國軍、志工大量湧入,截至今天中午12點,死傷及失蹤人數分別為18死、6失聯、救出717人、受傷107人。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說明,搜救團隊昨於光復鄉加里洞花蓮溪河道旁尋獲一具遺體,現正全力開挖中,待搜救完成將交由檢察官相驗確認身分。另,政旺砂石場為今日搜救重點,現場尚有80坪待開挖搜救,搜救隊亦將沿馬太鞍溪、箭瑛大橋至出海口持續搜尋。 2025/09/29 15:36 政治 黨政要聞
國慶表演Live|勇鷹衝場!旗袍美女、40米埔光龍秀 直播看這裡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2024國慶大會」今(10/10)上午9時登場,序幕暖場表演由勇鷹高教機以五機大雁隊形低空衝場通過典禮臺上方開場,接下來北一女中樂儀旗隊、國防部三軍聯合樂儀隊表演,儀隊將展現精湛的操槍技術,擁有60年歷史,全長40公尺的陸軍機步333旅「埔光龍」也重出江湖,觀禮民眾搶和穿旗袍的禮賓美女合照,場面熱鬧歡樂。《知新聞》不斷更新國慶大會活動節目,供讀者一次瞭解。 2024/10/10 12:03 政治 黨政要聞
國慶大會懶人包|40公尺「埔光龍」重出江湖 表演、交管、Live直播一次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雙十國慶倒數計時,「2024國慶大會」定明(10/10)天上午9時登場,今年除特別邀請曾參與金門古寧頭戰役的3位90多歲參戰英雄領唱國歌外,擁有60年歷史,全長40公尺的陸軍機步333旅「埔光龍」也將重出江湖,《知新聞》整理國慶大會活動懶人包,供讀者一次瞭解。 2024/10/09 09:04 政治 黨政要聞
國慶大會懶人包|40公尺「埔光龍」重出江湖 表演、交管、Live直播一次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雙十國慶倒數計時,「2024國慶大會」將於十月十日當天上午9時登場,今年除特別邀請曾參與金門古寧頭戰役的3位90多歲參戰英雄領唱國歌外,擁有60年歷史,全長40公尺的陸軍機步333旅「埔光龍」也將重出江湖,《知新聞》整理國慶大會活動懶人包,供讀者一次瞭解。 2024/10/08 09:07 政治 黨政要聞
藏不住的「中華民國」味!國慶紀念品一次看 設計師反常匿名不公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華民國113歲生日即將到來!今年國慶主視覺回歸中華民國意象,國慶大會禮賓小物也於今天正式亮相,從貴賓帽、保溫杯、涼感毛巾、國旗、徽章到國慶煎餅等,每一品項都融合雙十LOGO及藍白紅顏色元素。不過對照過去8年,參與今年國慶主視覺及小物的設計團隊皆採匿名,不願對外公開,慶籌會大會處長虢恕仁解釋,設計師希望將焦點放在活動。 2024/09/24 19:31 政治 黨政要聞
花東鐵路雙軌化2028年4月完工 造千公尺生態廊道護生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花東鐵路仍有部分為單軌,為縮短列車交會次數、等候時間,鐵道局砸456.27億元進行「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預計2028年4月完工,為避免干擾生態、阻隔動物遷徙,鐵道局延長並增設多孔箱涵,打造寬達1065公尺的生態廊道。 2024/08/20 16:48 生活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