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放行美國水產品時機敏感!藍委轟黑箱 林靜儀否認為關稅談判

放行美國水產品時機敏感!藍委轟黑箱 林靜儀否認為關稅談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台灣爭取和日本一樣15%稅率,敏感時刻食藥署公布美國水產品「通過系統性查核程序」,藍委痛批美牛萊豬放寬是否為關稅談判條件,衛福部始終不透露任何訊息給人民和國會就是在搞黑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日(7/31)表示,不清楚談判細節,但希望爭取最好關稅讓台灣經貿有較好發展。
美牛萊豬鬆綁三問答不出 食藥署長:安心署長有點困難

美牛萊豬鬆綁三問答不出 食藥署長:安心署長有點困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美正在談判對等關稅稅率,傳出我國考慮開放美牛內臟和絞肉,放寬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來爭取晶片關稅10%。立委王育敏今日三問衛福部長邱泰源和食藥署長姜至剛,兩人以正在談判中,未正面回應是否開放,姜志剛表示食藥署是三級機關,「安心署長對這部分有點困難」。
傳美豬牛鬆綁換晶片關稅降!做好風險評估? 食藥署噤聲

傳美豬牛鬆綁換晶片關稅降!做好風險評估? 食藥署噤聲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尚未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傳出我國考慮開放美牛內臟和絞肉,放寬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來爭取晶片關稅10%。毒物科專家強調,食安政策擬定一定要先做風險評估,包含國人飲食習慣、攝食量,但談判在即,我國是否已經做了風險評估,食藥署表示,目前針對台美雙方關稅談判、美豬美牛議題,建議由行政院對外說明。
萊豬流向不透明!藍綠齊轟不安心 食藥署:提高邊境抽驗

萊豬流向不透明!藍綠齊轟不安心 食藥署:提高邊境抽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澳洲進口冷凍豬腳一週內檢出三批含萊克多巴胺,因劑量符合我國標準,食藥署全數放行但不公布產品流向也不調高境查驗抽批率,讓藍綠立委看不下去,強調民眾有知的權利,進口肉品應標示是否含萊劑,也要求到澳洲產品查廠,邊境逐批查驗才能真正安定民心。食藥署長姜至剛允諾即日(5/8)起,針對澳洲進口豬肉產品提高邊境查驗抽批率至20%以上,並積極評估派員至產地查廠。
國民黨促公布澳洲萊豬流向 衛福部長:依法行政

國民黨促公布澳洲萊豬流向 衛福部長:依法行政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澳洲進口冷凍豬腳一週內有三批檢出萊克多巴胺,雖然殘留劑量符合我國法規標準,屬於合格產品全數放行,國民黨團仍呼籲食藥署公布澳萊豬流向。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5/7)強調「依法行政」,既然檢出的萊劑濃度沒有超標,按法規就要放行,至於後續進口商要如何處置,我們都尊重。
澳洲萊豬叩關!北市市場處稽查1138家攤販 標示不實最重停業除名

澳洲萊豬叩關!北市市場處稽查1138家攤販 標示不實最重停業除名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4月29日首批萊豬輸台,食藥署證實為澳洲進口冷凍豬腳2.3萬公斤檢出萊劑,但低於標準0.01ppm「符合規定」。對此,台北市市場處要求,務必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6日排查轄下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場及地下街之攤商(販)共1138攤,並指出,如商品來源標示不實,將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三日以上七日以下停業處分,一年內受停業處分三次以上者,將終止契約,並強制要求撤攤除名。
澳豬一週3批檢出萊劑!北市衛生局赴好市多 大動作啟動稽查

澳豬一週3批檢出萊劑!北市衛生局赴好市多 大動作啟動稽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澳洲進口冷凍豬肉近一週有三批檢驗出萊克多巴胺,雖然檢出劑量均符合標準0.01ppm以下,仍引發社會關注。台北市衛生局今日(5/6)大動作在好市多內湖店召開記者會,宣布啟動「進口豬肉標示查核暨抽驗專案」,強化市售豬肉產品之來源管理與安全把關,抽驗結果之後會公布於台北市政府食材登錄平台的肉品稽查抽驗專區。
澳豬又檢出萊劑!2批47噸未超標放行 姜至剛:每天吃也健康無虞

澳豬又檢出萊劑!2批47噸未超標放行 姜至剛:每天吃也健康無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澳洲冷凍豬腳又驗出萊克多巴胺,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今日(5/6)新增2批總計47.25噸分別檢出萊克多巴胺0.002 ppm、0.003 ppm。食藥署長姜至剛強調,這2批並未超過標準0.01ppm,屬於合格產品,國人每天吃也健康無虞,所有放行的食品都是在科學分析下可以接受的風險,「不會是零風險」,但我希望當一個讓大家安心的署長。
首批進口萊豬輸台!食藥署:為何盯合格的 不會公布流向

首批進口萊豬輸台!食藥署:為何盯合格的 不會公布流向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2021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劑美豬進口,一直都零檢出,4/29有首批萊豬輸台,食藥署證實為澳洲進口冷凍豬腳2.3萬公斤檢出萊劑,但低於標準0.01ppm「符合規定」。藍委質疑政府是在幫美國萊豬進口試水溫。食藥署今(5/5)開記者會強調,抽驗合格的(標準內)就是安全的,不會公布有驗出但沒超標的流向、廠商資訊。並提到萊牛是馬前總統執政時代通過的進口規定,至今沒中毒事件,「要加強看不合格同學,合格同學為何要盯著他」。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