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潰堤已釀14死!卓榮泰直奔花蓮 民進黨整裝待命前進第一線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樺加沙颱風過境攜來暴風雨,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堤,洪水沖入造成嚴重災情,目前統計花蓮縣內有14人罹難、18人受傷,另有124人失聯,考驗賴政府救災應變能力。行政院昨晚急成立光復鄉前進協調所,院長卓榮泰今天也率部會首長視察災損,而民進黨在黨主席、總統賴清德指示下籌組先遣救援小組,前進花蓮救災,民進黨團幹部今早為亡者哀悼,希望後續救災順利平安。 2025/09/24 11:11 政治 黨政要聞
觀察|龔明鑫上任1周就展現行動力 做好這兩件事可讓賴政府多一根支柱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一周,積極緊湊走訪各產業,從工商團體、精密機械、水五金、塑膠製造到扣件業,都一一深入溝通。政策方向主要在加強金融支援、政策預算加碼、推動AI與研發升級、人才培育、協助參展與海外拓銷、穩定匯率、啟動台灣館行銷等,積極展現上任時所說要與「政府與產業站在一起」的企圖心。 2025/09/07 18:53 財經 產業脈動
人物|淡菜男孩李問1年跳跳跳 替民進黨開疆闢土今進軍國安會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36歲總統府發言人李問升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職,閩南、外省混合家庭出生的他從考大學只填一志願、到首次參選就挑綠營最艱困選區,一身「淡菜裝」宣傳打響名號,唯得票數全國最低,李問推動成立地方黨部,落選後留馬祖披荊斬棘,4年後再戰立委、得票數翻倍成長,而他的政治之路也敞開,一路從民進黨馬祖黨部主委、黨中央國際事務部主任、總統府發言人,如今再升國安會副秘,李問稱「面對國家充滿挑戰的時刻,但願能貢獻一己之力,配合團隊前輩與夥伴,全力以赴。」 2025/09/01 18:23 政治 黨政要聞
5成認為防制洗錢壓力大!亞洲FinTech調查6大關鍵 還有3成業者陷人才荒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2025年亞洲金融科技調查報告─化挑戰為成長》,調查亞洲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現況與挑戰,以及合規壓力、人才取得等6大關鍵。由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舉辦為期2天的「FinTechOn 2025&AFA」金融科技趨勢論壇,以「金融科技X全球供應鏈新戰局」為主題,聚焦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跨境支付基礎建設,以及金融科技如何驅動中小企業連結全球市場等議題,剖析國際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挑戰。 2025/09/01 17:20 財經 產業脈動
柯文哲關押滿1年!白營批北檢偵訊違法濫權 今展開司法走讀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民眾黨團昨(29)日召開記者會,控訴台北地檢署在京華城案的偵辦過程中,對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進行不當政治追殺。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承辦檢察官林俊言假借交談之名訊問證人,並在錄音錄影中斷期間「清洗筆錄」,以威脅利誘手段逼迫彭振聲作證,試圖將柯文哲入罪,今天上午7時起辦「公民走讀」訴求司法改革。 2025/08/30 09:20 政治
政院掀牌16名閣員換血!李洋當首任運動部長 卓榮泰明率新團隊現身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卓內閣大換血,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公布人事調整名單,從行政院幕僚長到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運動部、衛生福利部、數位發展部、環境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以及僑務委員會,共有16位閣員調整異動。院長卓榮泰明(28)日行政院院會後,將帶領內閣團隊新成員,向國人報告「AI行動內閣2.0」的新隊形。 2025/08/27 17:04 政治 黨政要聞
新經長龔明鑫出身智庫!在小英及賴政府均獲重用 最大挑戰是關稅傷害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行政院內閣首長大異動,備受矚目的經濟部長將由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接任,與郭智輝來自民間企業不同,龔明鑫出身於財經智庫,先後擔任過經濟部次長、國發會主委等職務,在財經部會的歷練完整,外界認為接任經長應可勝任,只是目前台灣經濟及產業正面臨川普關稅的衝擊,龔明鑫上任後,如何協助企業將關稅傷害降到最低,將是首要面臨的最大考驗。 2025/08/27 16:17 財經 產業脈動
化學署長謝燕儒接任環境部政次!因台大師一句話 投入環工領域30年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大罷免落空,賴政府啟動內閣改組,人事調整名單今(27)日起陸續公布,環境部內也迎來人事調整。現化學物質管理署長謝燕儒將接任政務次長,現政次施文真將回到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任教。 2025/08/27 13:50 生活
有亮點!內閣調整15人名單曝光 卓榮泰明親自宣布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落空,賴政府啟動內閣改組,政院政院下午公布新人事,異動人數高達16人,包括行政院正副秘書長及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數發部首長等全大風吹,被總統賴清德慰留下來的行政院長卓榮泰明天將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親自宣布改組人事。 2025/08/27 12:09 政治 黨政要聞
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及公投落幕,公民團體在執政黨助攻下,仍舊未撼動31藍委席次,在野陣營解讀「對賴清德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內部掀檢討潮之際,關鍵少數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政治能量大躍進,選戰鋪陳推進,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藍白不會一直合作無間,現在各有各的家務事要操煩,綠營何嘗不調整策略,從法案結盟取代對立,或可改善國會朝野僵局。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說,罷免、公投的價值不是在結果,而是過程中的辯論,社會多元聲音被聽見,公民運動力量不會因此結束。 2025/08/24 16:00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