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歡迎布條太搶眼挨轟「賴式馬屁」 綠抨擊藍無聊透頂:自證不會做事

歡迎布條太搶眼挨轟「賴式馬屁」 綠抨擊藍無聊透頂:自證不會做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早出席新北淡江大橋合龍典禮,盛讚這座全世界最長跨距(450公尺)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是台灣的光榮,現場一面偌大「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底黃字布條,被國民黨開酸像共產國家歌功頌德,廠商後澄清布條是他們自行懸掛,請外界別過度解讀。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表示,非常遺憾國民黨一句感謝都沒有,還反過來做廉價的政治攻訐,無聊透頂,更證明國民黨只會惡鬥不會做事。
淡江大橋合龍|侯友宜見證一步一腳印! 將比擬澳洲雪梨大橋

淡江大橋合龍|侯友宜見證一步一腳印! 將比擬澳洲雪梨大橋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淡江大橋今天舉行全橋合龍儀式,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民代均到場見證。對於淡江大橋可望於明年通車,侯友宜表示,2018年動工,看著淡江大橋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今天全橋合龍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一刻。完工後未來一定可比擬澳洲的雪梨大橋,讓國際看見淡江大橋夕陽之美。
淡江大橋是台灣光榮!賴清德允諾侯友宜 中央定持續支持新北建設

淡江大橋是台灣光榮!賴清德允諾侯友宜 中央定持續支持新北建設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札哈哈蒂(Zaha Hadid)生前操刀設計的新北淡江大橋,是全世界最大跨距(450公尺)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因工法複雜曾流標7次,後由工信工程得標,2019年動工。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合龍典禮,稱許淡江大橋展現台灣的韌性跟打拼精神,提到施工的鋼索來自奧地利,碰到地緣政治變化跟海盜,必須繞道非洲好望角輾轉運來台灣。賴感謝新北市長侯友宜率團隊跟中央合作,並現場允諾「中央一定會支持新北市府持續這項重大建設。」
淡江大橋合龍|以核電廠水準焊接耐用120年 交通部邀全民明年5/9走上「最紅直播」

淡江大橋合龍|以核電廠水準焊接耐用120年 交通部邀全民明年5/9走上「最紅直播」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橫跨淡水河、連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今(9/16)舉行合龍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大讚淡江大橋是台灣最紅直播主,因為每天都有民眾在直播,對外界質疑為何要等明年5月才通車,因為要做為使用年限120年的橋,除了焊接以核電廠水準施工,整個閉合完工後仍有很多工序要完成,大橋依雲門舞集設計,5/9通車典禮進會邀請上橋表演,也邀請全國民眾來走這座橋。
淡江大橋合龍|公路局曝:進度87%剩6項後續作業 明年5/9要完工

淡江大橋合龍|公路局曝:進度87%剩6項後續作業 明年5/9要完工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9舉行通車典禮、5/12正式通車,今(9/16)日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等人親臨共同見證淡江大橋全橋合龍,公路局長林福山表示,目前工程進度87%,還有6項後續作業要做,包含鋪面瀝青混凝土、94對索力調整、126支景觀燈柱安裝、人行道PU及防風柵等附屬設施、塔吊拆除及橋面復原、橋梁載重試驗,明年5/9要完工。
淡江大橋合龍|交長:新國門估明年5/12通車 邀雲門舞集橋上表演

淡江大橋合龍|交長:新國門估明年5/12通車 邀雲門舞集橋上表演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透露,盼明年5/9舉行通車典禮、5/12正式通車,今(9/16)淡江大橋舉行合龍典禮,陳會前受訪表示,淡江大橋未來會成為我們的新國門,是交通也是觀光重要大橋,預計幫關渡大橋減少30%的交通壓力,明年5月正式通車,會舉辦好幾天的藝術活動,由於大橋以雲門舞集而設計,到時會請來雲門舞集來橋上做表演。
昔被戲稱「選舉浮上,選後沉下」!淡江大橋合龍了 林佳龍越洋分享喜悅

昔被戲稱「選舉浮上,選後沉下」!淡江大橋合龍了 林佳龍越洋分享喜悅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北市淡江大橋今早舉辦合龍儀式,交通部長任內多次進工地、參與主橋塔奠基的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這座曾被戲稱「選舉浮上來、選後又沉下去」的橋梁,經過多年努力,終將走向完工,自己正在歐洲訪問無法親臨現場,但心中跟大家一樣滿懷喜悅。
淡江大橋最後一塊拼圖曝光 9/16上午10:45啟動合龍儀式

淡江大橋最後一塊拼圖曝光 9/16上午10:45啟動合龍儀式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全國矚目的淡江大橋建設邁入最後關鍵階段,是台灣北部重大交通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主橋合龍將於今(9/16)上午10:45進行啟動儀式,完工後淡水與八里間交通不需再繞道關渡大橋,可縮短約15公里,相當25分鐘路程,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透露,盼明年5/9舉行通車典禮、5/12正式通車。
淡江大橋合龍3|「主橋塔」創3紀錄!媽祖保佑拚出不可能任務 品質比水壩高

淡江大橋合龍3|「主橋塔」創3紀錄!媽祖保佑拚出不可能任務 品質比水壩高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的核心工程「主橋塔」,高難度的施工挑戰成為焦點,這座被譽為「不可能的任務」的巨大橋墩基礎,不僅創下全台灣單一橋墩基礎開挖深度最深的紀錄、約30層樓高,更克服了連續96小時打樁及93小時不間斷混凝土澆置的極限挑戰,施工團隊在惡劣環境下,動員龐大人力與機具,最終以比水壩工程更高規格的品質完工,這座備受國際矚目的工程,不僅將大幅改善淡水與八里間的交通,更將串聯北海岸觀光軸線,促進區域繁榮。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