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咳3年驚見右肺1.5公分毛玻璃結節 三總「二刀流」助攻揪早期肺癌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肺癌長年高居癌王之位,雖然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可望超過九成,但體積小、位置深或支氣管徑路不清的小結節,仍是臨床診斷難題。59歲的李女士因長期咳嗽加上肺癌家族史接受檢查,意外發現右上肺葉有約1.5公分毛玻璃結節,在三軍總醫院接受「改良式經肺實質導航支氣管鏡」輔助手術後,確認手術切除範圍後,緊接著轉換至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確診為早期第一期肺腺癌,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2025/09/11 11:02 生活 醫藥
最血肉模糊手術!42歲男骨盆爆裂、內臟外露 致傷原因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42歲的男子日前遭高處墜落的沙袋重砸,導致骨盆嚴重碎裂、直腸和膀胱破裂外露,傷口血肉模糊且大量失血休克,情況危急。他被緊急送往李綜合醫院苑裡院區,由駐診該院的臺中榮總外科主治醫師吳坤達率領團隊,在沒有電腦斷層掃描的情況下,緊急進行長達4小時的手術,成功將患者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 2025/09/06 15:28 生活 醫藥
車禍右臉擦傷竟3處骨折!錯過7天黃金治療 恐永久失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男童狠撞害媽媽鼻樑劇痛且瘀青,原以為皮肉傷,沒想到鼻骨前端骨折,騎士車禍重摔看似右臉僅小擦傷和腫脹,電腦斷層顯示右眼周圍三處骨折。醫師提醒,顏面骨折在外觀上未必嚴重,容易錯過受傷後第5至第7天的黃金治療期,鼻樑長期歪斜會呼吸困難,眼眶附近骨折會導致牙齒、臉部、嘴唇的感覺永久喪失及失明。 2025/09/06 12:22 生活 醫藥
北榮個別總額沒斷頭!陳威明讚非必要檢查減少 排碳和用電大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年擴大全台醫院實施「個別總額」制度,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台北區都很配合,點值算不錯,幾乎沒有斷頭,而且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比如核磁共振檢查量會下降,排碳量和用電量因此大幅減少,有助於健保永續,當然病人安全優先,必要的檢查不會省掉。 2025/09/03 20:21 生活 醫藥
45歲男腹脹三天未排便 無法進食竟是5公分大腸癌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5歲蘇先生沒有家族病史,向來健康的他日前卻長達三天無排氣、排便,腹脹無法進食到急診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顆5公分大腫瘤完全阻塞腸道,醫療團隊高度懷疑大腸癌,但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與病人討論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大腸癌第三期且淋巴轉移,後續接受化學治療。 2025/09/03 11:01 生活 醫藥
郭智輝肝異常接受正子檢查 醫:懷疑其他癌症肝轉移才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健康因素請辭,昨日(8/25)被目擊現身台大醫院,疑因健檢發現肝臟附近異常,進一步接受正子斷層造影(PET)檢查。醫師指出,肝癌診斷首選電腦斷層 (CT) 或 核磁共振 (MRI)檢查,如果做完懷疑是其他癌症有肝轉移才會評估做PET,例如淋巴癌、胰臟癌,PET並非診斷肝癌的首選,準確度僅五成。 2025/08/26 13:52 生活 醫藥
沈玉琳白血病發病過程曝!走5步就累、血紅素只剩2.6 老婆1決定救他一命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他今天親揭發病過程,在病倒之前就出現走路5步就累又喘的狀況,他一直以為事只是太累,直到當天突然無法控制地狂吐又喘,送醫才發現是血癌。他並針對外傳是B肝帶原者、患有猛爆性肝炎、吃太多保健品等說法一一駁斥,「白血病根本無法預防,它會有徵兆,但一旦徵兆出現,你就是得病了,就是要住院治療。」 2025/08/22 13:50 生活
眼睛腫痛竟是鼻竇炎!翁眼皮下滿膿瘍 4症狀別拖超過一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4歲李爺爺半個月前突然右眼腫脹,卻一直不以為意,直到過了兩周出現疼痛、影響視野才到診所就醫,後因症狀嚴重至醫學中心急診,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醫師提醒,近期病毒性感冒流行,若鼻塞、分泌物增加、臉部疼痛、嗅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持續一周未好轉,盡早至耳鼻喉科求診。 2025/08/20 19:23 生活 醫藥
肺腺癌康復者告白! 陳建仁親揭抗癌心路:聽到「這句話」嚇一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用病人還有感恩者的身分來參加。」這道盡了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對這項重大研究的深刻情感。身為肺癌康復者的他深知,沒有什麼比「復發的恐懼」更折磨早期患者。如今,由台美合作的全球最大規模「癌症登月計畫」終於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不僅找出東西方致癌因子的差異,更發現了極易復發的「類晚期」高風險亞型,並開發出高準確度檢測工具。這項登上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的成果,將為無數病友帶來希望。 2025/08/20 12:41 生活 醫藥
重申2050淨零轉型目標 賴清德:不因時空、地緣政治改變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極端氣候肆虐,總統賴清德今(17日)重申,2050淨零轉型從前總統蔡英文宣示開始,一直都是台灣永續發展的目標,並沒有因為時空轉變或地緣政治的變化有任何改變;台北榮總則從生活細節實踐健康與永續,一大亮點便是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禽飼料選擇,一個月就回收上萬個寶特瓶、將近1萬顆電池,讓回收不再顯得單調乏味。 2025/08/17 18:43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