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不只一種模樣」非博同情求同理 簡奇陞揭女足抽血案:不想再讓別人有事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爆發強迫教授女足抽血案,運動競技系學生簡奇陞勇於發聲,不少人肯定其勇氣及條理不紊表達能力,但似乎也有些不同聲音。簡奇陞今(17日)清晨有感而發說,「受害者不是只能有一種模樣。如果連站出來、講清楚都會被質疑,那要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說?」她不是要博取同情,要的是「同理」,會選擇出 說,不代表沒事,「而是因為我不想再讓別人有事」。

半年前向立委陳情
立委陳培瑜昨(16日)深夜在社群媒體發文,提到該案早在半年前,台師大受害學生來她的辦公室陳情,「看到影片,我真的哭了」學生仍處於創傷中狀態,但仍決心站出來,不只為自己,還有為隊友及整體的體制改革。
看起來不像受害人?
女足抽血案近日受到關注,有記者問陳培瑜「師大女足的同學到底要什麼?」陳培瑜說,「我想是因為她們思緒清晰、口條清楚,面對這麼優秀的學生/選手,看起來不像受害人?也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體育生?」

正在對抗的偏見
簡奇陞今天清晨轉發陳培瑜貼文,有感而發說,「『她口條清晰、思緒冷靜,看起來不像受害者?』這句話,真的是我這陣子最常聽到也最無力反駁的一句話。」她說,「這正是我們正在對抗的偏見。」
受害者的模樣?
「我知道我的角色很困難。」她自我剖析,「我是受害者,但我不能一直哭,因為會被說『太情緒化、在博取同情』。我要冷靜、要中立、不要太油,用字遣詞要小心翼翼。只要稍微有一點情緒,就會被說是故意煽動。」

不必同情、求同理
簡奇陞強調,「我真的沒有要博取任何人對我簡奇陞的同情,我要的是同理。知道我們經理(經歷)了什麼。我只是想把事實講清楚只是這樣而已」。她坦言,「說真的,我已經受夠了『被害人』、『學生』、『簡生』這些身分。」
不想再讓別人有事
她用鏗鏘有力的文字重申,「我叫簡奇陞。我不是一個『典型的受害者』。我是會好好講出訴求的人,是知道自己在爭取什麼的人。受害者不是只能有一種模樣。如果連站出來、講清楚都會被質疑,那要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說?我們現在選擇說,不是因為我們沒事了,而是因為我不想再讓別人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