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泉進次郎二拚自民黨魁失利認「不足」 3大原因成硬傷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44歲政壇金童小泉進次郎在周六(10/4)的執政黨自民黨黨魁選舉中落敗,錯失問鼎首相大位的機會,他向支持者致歉,並稱會「正視自身能力的不足」。分析指出,小泉選舉期間陷入網軍風波,成為敗選主要原因。
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10月4日在自民黨黨魁選舉決選落敗後,在記者會上向支持者致歉,「感謝各位把我推入去年未能進入的決選。但我真的很抱歉沒能獲勝,我會正視自身能力的不足」。
小泉進次郎去年首次角逐黨魁,但在第一輪投票僅獲得第3名,未能擠進決選。今年二度參選,成為大熱門人選,成功晉級決選,但最終仍敗給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
分析指出,小泉在選舉期間被《週刊文春》披露,其陣營動員支持者在網路大量灌留言狂捧小泉,甚至中傷對手高市早苗,企圖帶風向,引起軒然大波。儘管小泉出面道歉稱是宣傳人員自作主張,承諾將避免再犯,但選情因此翻車。
曾任職時事通信社的資深政治評論家田崎史郎,4日也在朝日電視台節目指出,網軍風波,上黨員得票數低於最初預期,鐵定對小泉造成影響。此外,田崎也指出,小泉進次郎的演說內容乏善可陳,令人出乎意料。
■相關新聞:
小泉進次郎拚自民黨總裁吞敗 兄長孝太郎:鬆了一口氣
日本自民黨黨魁大熱門小泉進次郎道歉 陣營帶風向被抓包

根據中央社引述日報,小泉的另一項爭議,就是他在記者會、辯論會上幾乎都是「低頭族」,全程照稿念。例如在9月20日的參選記者會,他在包括提問的1小時內低頭看稿超過500次,成為話題。小泉對此的解釋是「為求慎重」,表示「身居必須負責任的職位,謹慎是應該具備的特質」。
有分析指出,小泉進次郎去年起為了擴大保守派支持而放棄改革路線,言論趨向於謹慎,因而獲封「慎重居士」。但也或許正是因為太過慎重,小泉這次選戰被批評失去「進次郎特色」,最終落敗。
這次雖然與黨魁寶座擦肩而過,但小泉進次郎的父親小泉純一郎,第3次挑戰時才登上首相寶座。1名與小泉進次郎關係密切的議員表示,「我們會繼續支持他,直到他成為黨魁的那一天」。
■相關新聞:
前日相之子小泉進次郎宣布參選自民黨黨魁 力圖重振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