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敬老愛心卡延長行人綠燈!「嗶」一下增加10秒 竹市擬視成效擴大辦理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新竹市政府為打造友善長者及身障者的通行環境,今年7月起在中央路與文化街口試辦「敬老愛心號誌」。這項智慧交通服務允許市民持敬老卡或愛心卡,在號誌下方的感應處「嗶」一下,即可讓下一個週期的行人綠燈時間延長10秒,有效提升過馬路時的從容度與安全性。市府指出,實施至今每天都有民眾使用,將視成效評估擴大辦理。
網友看法不同
但也有人意見相左。臉書粉專「交通安全唬平安2.0」發文指出,在挪威,只是在交通號誌桿設定一個按鈕,供那些通常需要更多時間的人使用。新竹市府的「敬老愛心號誌」設計,透過敬老愛心卡來篩選「不符資格卻有需求『延長秒數』」的群體,卻讓「臨時」受傷或身體不舒服的人、無法拿到敬老愛心卡的人被排除在外,這違反了交通公平理念,「按鈕似乎比需要一張卡更明智」。
新竹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竹市府持續推動「老幼共好」施政策略,以「先提升使用率、再逐步增加點數」為推動原則,積極優化「敬老卡及愛心卡」的使用便利性與多元性。社會處表示,目前敬老卡持卡人數達6萬1490人,占竹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85%;今(114)年累計使用服務人次突破171萬,點數使用率更由112年的8%大幅提升至今年8月的40%,顯示政策推行成效卓著,深獲市民肯定。
參考新加坡經驗克服技術難題 選定鄰近醫療院所路口試辦
新竹市表示,竹市65歲以上長者佔比達15.7%,因此市府參考了新加坡的經驗,克服了票證與交通控制系統整合的技術難題,推出了這項服務。試辦設施選定在鄰近醫療院所的護城河綠帶路口,並搭配了放大型行人號誌及行人專用時相,以保障長者或身障者的通行安全。
試辦三個月成效良好 每日均有民眾使用
針對試辦三個月來的成效,新竹市府交通處指出,根據對附近醫院營運時段的觀察,每天都有民眾使用刷卡延長綠燈,目前相關數據仍在持續蒐集中。由於試辦路口的路幅約15公尺,市府尚未接獲民眾反映延長10秒仍不足的情形,顯示延長的時間設計符合需求。
持續滾動檢討 擬視成效擴大至其他路口
交通處表示,這項全國首創的措施目前仍屬於試辦階段,尚未擴及其他路口。市府將持續與周邊醫療院所合作加強宣導,並滾動式檢討實際使用情形與對車流的影響。若成效良好,市府將評估擴大至其他適合的路口辦理,以落實人本交通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