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道路清淤明日全數完成 600萬噸農田淤泥為下一挑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後第12天,道路清淤已完成90%,預計明日(10/5)凌晨把道路全數清理完畢,佛祖街還在趕進度,今日嚴格交通管制讓所有重機具進駐作業,下一階段處理重點是高達600萬公噸的農田淤泥。林保署監測,這幾天堰塞湖出入水量和壩體沒有變化,後續視堤防加固及河道疏濬進度,機動討論調整警戒值。
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張岱今早在中央災害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說明,這幾天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有變化,入水量、出水量和壩體狀況跟前幾天差不多,因應颱風將至可能下雨,現在24小時每小時監測降雨情形,截至今早7時為止,山區降雨0.17毫米,不會造成危害。後續視堤防加固及河道疏濬進度,機動性討論調整警戒值,需要綜合評估才會解除紅色警戒。
中央災害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經過這幾天連夜工作,道路清淤執行率到達90%,預計今日達到95%,剩下5%主因居民持續清出屋內垃圾、泡水木質傢俱,今日採取兩個方法,淤泥由環境部處理,一般垃圾和大型傢俱會有清潔車和回收車處理,預計明日凌晨把道路全數清理完畢,明日展開道路市容清潔工作。
佛祖街還在趕進度,今日採取嚴格交通管制讓所有重機具進駐作業。季連成說,救災復原工作告一段落後,高達600萬公噸的農田淤泥是下一階段重點,農田淤泥最淺一公尺,最深可達兩到三公尺,現在所有清出來的淤土和垃圾僅6萬噸,農田卻高達600萬噸,農業部負責評估專案處理。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說明,統計截至昨日(10/3),淤泥和垃圾清運量累計6萬9000多噸,昨日昨清運量剩下5500多噸,相比前幾天接近1萬噸,清運量逐漸降低,今日開始垃圾車和大型傢俱恢復清運,請光復鄉七個村的村民配合垃圾不落地,有一些家戶仍在清淤,今天會處理完畢,儘速恢復市容整潔。
另外,截至昨天,環境部完成設置流動廁所180座,彭啟明表示,後續會依照實際需求調整位置或增加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