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雲端平台成駭客中繼站 資安院籲強化郵件與雲端安全防護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近期發現,駭客攻擊手法持續進化,開始濫用常見雲端服務作為「中繼站」,藉此躲避資安系統偵測並延長在受駭受駭電腦中的潛伏時間,提醒企業與各機關提高警覺,防範看似正常的雲端連線暗藏惡意行為。資安院本次觀察到的攻擊案例中,駭客會寄出看似與工作相關的郵件,例如「合約文件」或「會議資料」等業務主題,並附上雲端下載連結,誘使收件人下載一個經通行碼保護的壓縮檔。

資安院表示,壓縮檔內為偽裝成文件檔的捷徑檔(.lnk),一旦點擊,便會執行內含的指令,悄悄下載更多惡意程式、建立長期控制機制,並連線至雲端試算表,將受駭電腦資訊回傳給駭客與接收駭客指令。這些資訊可能被用來鎖定進一步攻擊目標,或讓駭客完全控制受駭受駭電腦,用於竊取個人資料、發送社交工程郵件,甚至成為入侵其他電腦的跳板,受駭者往往毫無察覺。
資安系統或設備往往不會特別攔截這類連線。駭客正是利用這一點,把「合法服務」變成攻擊流程的一部分,藉此降低被即時發現的風險。結果就是,惡意流量被「包裝」在合法服務的連線裡,導致難以被資安設備辨識為威脅。
資安院提醒,民眾和各單位應保持對可疑郵件與附件的高度警覺,特別是那些涉及核心業務或需要通行碼才能開啟的檔案,更應避免點擊副檔名為.lnk捷徑檔與.exe、.bat等執行檔。
平時應透過宣導與教育提升資安意識,清查並停用不再使用的帳號,同時落實密碼強度規範。對於雲端服務的使用,也應將 Google 試算表、日曆等工具納入資安監控範圍,設定合理的使用權限,並結合端點偵測防護等設備,及早發現異常行為,防堵潛在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