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創業1|電玩問題少女變身創業家 許書綺在遊戲中建立自信與責任感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被稱為遊戲業最美CEO的許書綺(小米),曾是沉迷電玩的「問題少女」,高中專科時期生活迷茫,成績倒數,卻在遊戲中找到成就感與責任感,因熱愛遊戲,她從遊戲客服起步,逐步進入遊戲產業,成為多家公司董事長。她透露年輕時曾負債累累,因刷卡習慣欠下百萬債務,卻透過努力理財與工作逐步還清,她坦言,遊戲讓她建立自信與責任感,也激發創業勇氣,從逆境中逐漸蛻變。
年輕時「電動問題少女」曾腦中一片空白
許書綺現任多家公司董事長,包括遊戲公司唯數娛樂以及人力資源平台Worky。她的職涯歷程多元且豐富,從「電動問題少女」到遊戲公司打工,再到自行創業,展現出韌性,回顧過去的艱辛人生,許書綺坦言,童年時期曾有段時間記憶彷彿被迷霧籠罩,腦中一片空白,她形容那段回憶似乎能想起來卻又模糊不清,尤其是高中到專科的求學階段,記憶更加模糊。
她解釋,許多日子她都熬夜坐在電腦前打電動,對現實生活發生的事幾乎沒有印象,這段經歷成為她人生中的特殊記憶片段。譬如說,她因為要常去網咖,於是告訴阿嬤想住在學校附近,事實上她就讀的是位於花蓮的大漢工商,根本沒有必要搬出去住。
許書綺家裡是棟3層樓透天厝,她自己住在2樓,為了去網咖,她會爬上隔壁的屋簷,然後跳到1樓。在網咖裡,她會與玩同款遊戲的朋友相識,常常由這些朋友順路載她回家,到了時間,她就再跳回樓上自己的房間。
從那時開始,她發現自己不愛唸書,老公小馬和她一樣,都不是擅長讀書的人。以她為例,在班上是倒數第2名,倒數第1名是班上的籃球隊男生,但那位男生永遠不需要寫考卷就能直接升學,因為他是保送的運動員,換句話說,許書綺其實是最後1名,因此那時候她也放棄了,覺得不想寫考卷,成了她叛逆的理由。
曾欠下180萬卡債、撰寫遊戲攻略嶄露頭角
不過,她認為考試很重要,以當時考取丙級會計師執照為例,班上有30幾人參加,只有約8個人通過,她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但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就停留在當下,從未真正思考過未來要做什麼,這些目標好像都不屬於她,因此她能理解年輕人的心態:他們往往無法清楚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也很難去思考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只想專注於眼前的生活。
許書綺年輕時,因長期未與家人同住,而欠下信用卡債務,當時父親特地給她一張信用卡並表示,「這張卡額度10萬元,你需要就用這張卡買東西。」然而,許書綺後來才發現父親的意思並非讓她每個月刷滿10萬元,而是卡片的總額度為10萬元,讓她先行使用,購買所需物品,因為誤解父親的話,導致信用卡額度幾乎被刷爆。
在這段期間,父親默默承擔這些費用,有時候會打電話提醒她:「這台電腦真的刷太多錢了,還有高爾夫球具也刷了不少。」父親以溫和的方式勸導她,並不會嚴厲責罵。
面對父親的提醒,許書綺當時還不太明白其中道理,直到出社會後,她才主動把那張信用卡停用。但因爲她已習慣依賴刷卡消費,手中的是「George & Mary」現金卡,最後累積了約180多萬元的債務。
這筆債務也成為改變她人生的重要轉捩點,她意識到「我不能只當客服,必須努力往上提升,否則薪水不到2萬元,根本無法還清債務。」於是,她開始改變生活習慣,從奢侈轉為節儉,甚至自己煮飯來節省開銷。
辛苦工作還卡債學會珍惜個人信用
她每個月需要還款約1萬8千元,經濟壓力巨大,後來與銀行協商,調整還款計劃,由於信用紀錄受損,目前仍有部分國外信用卡無法申辦成功。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信用的重要,並學會珍惜個人信用,為了償還信用卡債務,選擇到東森購物擔任電話客服,這份工作提供較高的獎金,讓她能夠多賺一些收入。
同時,在玩《天堂》這款遊戲過程中,會撰寫攻略文章,並以每字1元的價格獲得報酬。此外,也為GameCube撰寫攻略,藉此賺取額外的收入。
許書綺以自己為例,她當時覺得遊戲非常有趣,剛開始時,大宇資訊(6111)推出《仙劍奇俠傳》,她便上網查相關資訊,當時網路遊戲尚未普及,她覺得《仙劍奇俠傳》非常吸引人,於是開始撰寫攻略,隨著其他線上遊戲陸續出現,她也逐漸嶄露頭角。
透過打遊戲中獲得自信與責任
她認為打遊戲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是她持續投入的重要原因,遊戲不僅讓她感到快樂,也成為她展現自我價值的途徑,這種成就感不需要花費半年、1年努力才有,「你今天升級、獲得一件寶物或裝備時,就能感受到成就感」。此外,在遊戲中,網友不會在意你的長相,也不會知道你是誰,甚至不知道你的性別,你可以和他們聊天,建立一個虛擬的背景。
在虛擬世界裡,你可以投射現實生活中想成為的自己,不用告訴對方你的身份,對方也會相信你,正因如此,許書綺非常沉迷於虛幻的世界,並且在裡面感受到極大的成就感。她透露,當時在遊戲中的化名就叫「小米」,因為她不想用真實名字,當時她的成績很差、甚至被留級,但在遊戲世界的「小米」卻非常厲害,大家都很尊敬她,因為她玩遊戲很厲害。
她在遊戲世界裡獲得自信,取得些許成就,在這之前,許書綺坦言自己不了解責任感。她甚至會選擇不寫考卷,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阿嬤聽了後則安慰她說:「不要亂想」,並表示她只是感到很茫然,沒有明確的方向,每天只是漫無目的地遊蕩。
父親雖然發現她常混網咖,卻從未因為這些事情責罵過她,只是默默帶她回家,而許書綺後來也在玩遊戲中慢慢培養起責任感。
她解釋,在遊戲裡常常答應隊友會守護某座城堡,比如說約定3點守城,她大約凌晨1點就會提前上線等待,確保準時守住城池,這種守約和提早準備的態度,讓她感受到自己能夠擔當重要的責任。
這份從遊戲中培養出的責任感,也逐漸反映到職場生活裡,透過遊戲的歷練,她更加確信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有責任感的人,之後年紀漸長,加上爸媽都住在台北,他們便希望她能搬到台北生活,阿嬤年紀也大了,覺得照顧她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她便決定來台北繼續打電動。
進入遊戲公司發展、成功打響《霹靂》系列
在遊戲中,她認識一位數碼細胞公司的老闆,這位老闆是她在遊戲裡的盟友。老闆便提議說:「要不然你來我公司上班吧!」她好奇地問:「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老闆回應:「我們是遊戲公司。」
她又進一步問:「是《天堂》這款遊戲嗎?」老闆說:「不是,是《神之領域》。」當時蔡依林的《看我72遍》MV就有使用《神之領域》的遊戲畫面,於是,她便決定去該公司擔任遊戲GM的職務。許書綺當時覺得,當GM(遊戲管理員)非常厲害,因為GM所穿的衣服會發光,非常引人注目,實際上,GM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客服,負責協助玩家解決問題。
因為這樣的經驗,讓許書綺從GM開始踏入遊戲產業,並持續在這個領域發展。創業的第一步,許書綺認為這是逐步培養的過程,剛開始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主要是因為缺乏信心,然而,在遊戲的體驗中,她了解到信心對一個人來說極為重要,她坦承自己個性較像男生,性格比較衝動,脾氣也不太好,不過,生了小孩之後,她的性情確實有了明顯改善。
當時,她注意到台灣業者仍在開發頁面遊戲(頁遊),再早之前是端遊時代,例如《天堂》這款遊戲,玩家需要安裝光碟或下載檔案,安裝到桌上型電腦,如果有更新,還必須下載patch檔案才能升級到最新版,這種遊戲就稱為端遊。
隨著時間演進,逐漸轉變為只需開啟網頁即可遊玩的頁遊,在臉書剛興起的年代,《開心農場》風靡一時,當時大家熱衷於開發和經營頁遊(網頁遊戲),她早期加入的一家公司,專注於頁遊營運,業績相當成功,之後,她轉向商務領域,開始著手引進遊戲到台灣市場。
這類頁遊最大來源多半來自中國大陸,她曾親自到中國尋找合適的遊戲,並將其帶回台灣發行。然而,隨著頁遊市場逐漸萎縮,開發商紛紛轉向手機遊戲。早期的端遊(客戶端遊戲)由韓國主導,但頁遊崛起後,中國大陸迅速成為主要的研發重鎮,推出許多成功作品。
許書綺發現,儘管中國頁遊市場繁榮,台灣卻只有《神魔之塔》這款較為知名的遊戲,她認為這是難得的市場機會,於是開始接觸《霹靂》系列,將其改編成遊戲IP,並引進台灣市場,成功拓展本地遊戲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