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AI浪頭! 台灣於APEC倡議包容與永續新未來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俊顯於10月22日至23日率團出席在韓國仁川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結構改革部長會議」(SRMM)。
葉俊顯於會議中分享政府擘劃的AI與數位創新思維,推動包容、永續與具韌性成長的政策作法,展現台灣在面對人口變遷與數位轉型挑戰下,兼顧創新、包容與韌性的治理實踐,具體回應主辦國韓國所陳各經濟體終將面對的兩大經濟發展關鍵議題─AI發展及人口結構變遷。
葉俊顯指出,人工智慧(AI)與數位創新已成為引領全球發展的新引擎,臺灣正積極建構AI核心基礎設施與可信任生態系,推動「AI新十大建設」,促進AI於製造、零售、農業及醫療等產業應用,加速產業升級與智慧化轉型。
強調AI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推動包容成長的重要力量。臺灣將AI應用導入長照、醫療與公共服務,協助高齡者延伸勞動參與,將人口壓力轉化為「高齡紅利」,並運用AI防災與綠色基礎建設強化社會韌性,實現「不遺落任何人」的永續願景。
葉俊顯同時呼應韓國提出的「APEC AI倡議」,肯定其為區域共同打造AI能力、基礎設施及創新生態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面對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APEC各經濟體應加強跨境合作與標準協調,並推動人才培育與資料治理,共築可信任的數位發展環境。
在促進中小企業與新創發展方面,台灣持續優化經商環境,透過「新創法規調適平台」及「金融監理沙盒」機制,協助企業在有限風險下試行創新服務,推動包容且具彈性的監理模式。此外,台灣亦積極推展AIoT於交通與醫療領域的跨國合作,攜手亞太夥伴發展智慧應用方案,深化區域連結與共享成長。
本次會議最終通過「結構改革部長聯合聲明」,在創新發展方面,各經濟體咸認加強AI基礎建設投資,將有助科技創新發展所帶來的數位轉型。葉俊顯表示,台灣將持續透過APEC平台,攜手各會員體共同實現開放、有活力、具韌性且和平的亞太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