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花蓮災後重建!志工自顧才能助人 心理復健師提3要點

生活
2025/10/01 11:46
曾伯愷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釀災,9天來各地湧入大批「鏟子超人」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以三項身心健康守則提醒志工及協力人員,「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長久助人」,因為「關心照顧者(Care the Carer)」的觀念,是災後重建能否持續推進的關鍵。

大批鏟子超人湧進光復協助救災,心理復健師提醒志工,先自顧才能長久助人。資料照。林林攝 zoomin
大批鏟子超人湧進光復協助救災,心理復健師提醒志工,先自顧才能長久助人。資料照。林林攝

鏟子超人要先自顧才能長久助人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表示,光復鄉水患已逾一周,災區泥石流與積水,嚴重影響災區居民生活。近期適逢教師節連續假期,不少民眾化身「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支援,協助清理災民家園與道路,展現高度熱情與行動力。

「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張自強說,然而當大量志工與救援力量投入同時,「關心照顧者(Care the Carer)」的觀念,更是災後重建能否持續推進的關鍵。花蓮水患的重建是「一場長跑,不是一場速戰。」志工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長久助人。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以三項身心健康守則提醒志工自顧。取自衛福部胸腔病院官網 zoomin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以三項身心健康守則提醒志工自顧。取自衛福部胸腔病院官網

志工應牢記三項身心健康守則自顧

張自強提醒當地居民、前來支援的志工或是第一線的醫護與救災人員,應牢記以下三項身心健康守則:

一、避免過勞:配合排班與輪替,適度休息,以防過度疲勞。

二、善用資源:需要情緒支持時,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或利用「一戶一社工」訪視制度尋求協助。

三、互助與紓壓:加入支持小組、參加心理紓壓團體,透過交流分享減輕身心壓力。

大批鏟子超人無懼滿身泥濘,湧進光復協助救災。資料畫面。林林攝 zoomin
大批鏟子超人無懼滿身泥濘,湧進光復協助救災。資料畫面。林林攝

志工該休息就要休息

張自強提醒志工,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休息並不是退縮,而是持續服務的重要力量來源。彼此傾聽與支持,才能維持救援行動的韌性與效率。」這些調適方法不僅保護志工與救援人員的健康,更能確保重建工作穩定長久。

推薦新聞 有片|淡水自來水管爆裂路面成小河!車輛涉水而過 台水急關水閥

光復鄉湧入數萬名投入救災和復原的志工。資料畫面。林林攝 zoomin
光復鄉湧入數萬名投入救災和復原的志工。資料畫面。林林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花蓮災後重建 # 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