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瀕危穿山甲!台北動物園推保育計畫 繪本、解謎遊戲9/1上線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灣珍稀保育類動物穿山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年與動物認養企業夥伴台灣三菱電機深化合作「穿山甲保育教育計畫」,推出插畫繪本以及「穿山甲回家路」解謎遊戲,將於9月1日正式上線,期望帶領社會大眾認識穿山甲及其生存威脅,培養對生命的尊重與對自然的關懷,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境友善行動。

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台灣三菱電機合作,21日舉辦「永續共學・自然共好」穿山甲保育教育記者會,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朱孝芬、台灣三菱電機董事長暨總經理大河內一彦、穿山甲繪本畫家BLUE等人出席,正式啟動「穿山甲保育教育計畫」。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穿山甲面臨棲地遭破壞、非法捉捕,在台灣是珍稀保育類動物,甚至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認定是極度瀕危、需要受保護的動物,這次保育計畫結合教育,特別著重穿山甲部分,用繪本讓圖書館、學校做連結,讓孩子或家庭在親子共讀時,能把所謂保育觀念帶到價值觀。
林奕華也特別感謝台灣三菱電機,提供穿山甲冷氣設備,給予更舒服的環境,讓川山甲的生活場域更加舒適,不只是在動物園場域,還跨界結合教育,期盼未來合作長長久久,為生態保育一起共同努力。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朱孝芬表示,動物園從30年前就開始,針對穿山甲保育、教養、營養、醫療方面學習,曾有斷尾穿山甲不小心在野外受傷,然後被動物園救回來醫治,復原後可以再做繼續繁殖,繼續讓「台灣之光」穿山甲發光發熱。
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穿山甲在野外面臨非法捕捉、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遭受遊蕩犬隻攻擊、棲地喪失與零碎化等多重威脅,動物園多年來投入穿山甲的照養繁殖、醫療救傷與野外研究,累積許多寶貴經驗,成功在園內建立穩定的域外族群,成為全球穿山甲保育研究的重要角色。
動物園負責協助北部穿山甲的救傷醫療,並收容經評估後無法野放的個體,同時與在地社區、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等域內保育夥伴合作,努力增加救傷後個體的野放的機會,並透過持續追蹤蒐集更完整穿山甲的生活史,挹注在穿山甲保育行動中,期望其在台灣生生不息。

「穿山甲保育教育計畫」包含與插畫家BLUE合作的繪本《小偵探穿山甲的森林失蹤事件簿》,以及園區實境解謎遊戲「穿山甲回家路」等活動,繪本預計於9月1日在「嘖嘖平台」開放募資預購,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後,將全數捐入動物認養專戶,同時在台北市多所國小舉辦導讀活動,啟發學生與家庭的生態保育意識。
「穿山甲回家路」解謎遊戲將於9月1日正式上線,民眾可至遊客服務中心免費領取遊戲道具包,至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使用手機體驗關卡,動物園的台灣動物區將結合密室解謎與城市遊戲元素,化身為實境解謎場,參與者可透過闖關與互動學習穿山甲及台灣本土物種的保育知識,並在觀察現場環境與閱讀解說牌的過程中,增添在台灣動物區的參訪樂趣與學習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