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財報會議懶人包!坦言供應鏈成本激增 談AI泡沫與記憶體瓶頸這樣說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在輝達公布財報後的法說會上,執行長黃仁勳與財務長Colette Kress,談到0.5兆美元預估營收、對中國出貨、AI泡沫以及電力與記憶體供應吃緊是否構成AI發展瓶頸。《知新聞》摘錄這場法說會的精華內容。
財務長稱原本預期可觀的H20訂單並沒有出現 輝達上季在中國幾乎無法展開任何具意義的業務
財務長Colette Kress在法說會上表示,需求持續超出預期。她回顧先前已發布的談話內容,再次強調輝達的看法:公司最頂級的晶片在接下來幾季中,營收可望達到5000億美元,而整體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商機更是以「兆」美元計算。
Colette Kress特別聚焦在那些她所說「已經從對輝達技術的投資或合作中獲得回報」的軟體公司。依據她的說法,OpenAI的使用者數與毛利率都相當令人鼓舞,OpenAI競爭對手Anthropic的營收表現也同樣是好跡象。這明顯是在回應外界對輝達投資這些公司的疑問。
她說明一連串輝達技術使用者與新建置案,強調輝達對外宣稱的「AI正快速擴散到整個經濟體」。
Colette Kress表示,在輝達年度第3季中,GB300對營收的貢獻已經超越其前代GB200,兩者已經「交棒」。但她也提到,原本預期可觀的H20訂單並沒有出現,因為中國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她對公司無法在當地完成銷售感到失望。
■相關新聞:輝達救全村!盤後股價飆5% 財報10大重點速掌握
她強調,輝達仍致力與美、中兩國政府保持接觸,以確保美國能在全球競爭,並讓中國開發者持續留在其生態系中。先前川普曾表示,他在10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並未談及輝達Blackwell系列晶片。Colette Kress則說,輝達正努力尋找方式,向中國出貨「更具競爭力的資料中心運算產品」。
但事實是,受到「地緣政治因素與中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影響,輝達上季在中國幾乎無法展開任何具意義的業務。這代表公司其實擁有銷售H20所需的許可,只是訂單根本沒出現。而未來世代的中國特規晶片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
Colette Kress也強調,輝達的晶片仍是最頂尖的,並逐項列出輝達晶片在各項基準測試中的獎項與成績,它們依舊是同級中速度最快的。這很明顯是在安撫外界的疑慮,反擊近期競爭對手的各種說法。
Q4營收展望並未計入任何來自中國資料中心運算收入 努力將毛利率維持在75%左右
Colette Kress接著談到,輝達仍在與OpenAI協商最終協議。目前輝達是透過雲端服務商支援OpenAI,之後也會擴及到OpenAI的自建機房。
她接著講到輝達的其他事業部。她表示PC遊戲相關需求依然強勁。只是在幾年前,這原本會是輝達財報會議的重心,如今只成了附帶一提。
她提到,公司對第4季的營收展望中,第4季的營收展望中,並未計入任何來自中國的資料中心運算收入。此外,輝達正努力將毛利率維持在75%左右,即便面臨投入成本上升。
她並強調,庫存增加與公司「為前方的大幅成長做準備」有關。
財務長背書:輝達正朝黃仁勳上月在華府GTC拋出的5000億美元營收目標前進
接著黃仁勳說:「外界談論很多AI泡沫的說法,但從我們的視角看,完全不是這回事。」
他隨後提出3大理由解釋為何成長會持續下去:AI正讓現有工作更有效率;生成式AI正創造全新的工作負載;AI也正走向實體世界。他顯然花了很多時間構思如何以全新版本的說法來證明「成長會持續」。
分析師問,輝達預估的5000億美元營收,還會有上修空間嗎?財務長說他們正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輝達有望達成,而且這個數字未來還會成長。
■相關新聞:黃仁勳「驚吐16字」帶飛輝達破5兆美元 周四發布財報受嚴格檢視
■相關新聞:黃仁勳拋「超狂財測」!輝達市值衝向5兆美元 資料中心2年營收奔15兆
而被問到AI基礎建設投資的回報率,以及供給會在12到18個月內追上需求嗎?黃仁勳說,輝達在供應鏈規劃上做得非常好,他們早就預期會有個大好年。
黃仁勳接著談到推動AI運算需求的各種因素與市場,表示AI正無所不在,並把新領域稱為「指數級市場」。
另外有分析師問到每個GW建置的運算能力中,輝達會佔多少比重?這是要估算大型專案中,有多少份額會流向輝達。分析師也問,預期的3至4兆美元資料中心建置支出中,有多少需要供應商融資,以了解是否會出現更多循環式交易。
黃仁勳說,公司在建置中的佔比正在上升。最高階的Blackwell系列約占總量的30%,下一代可能更高。他告訴分析師,客戶如何融資「是他們自己的決定」,接著強調多數大型客戶都已從他們的投資中獲利。這是他最近愈來愈常重複的說法。
黃仁勳:聚焦供應鏈投入資源確保成長 所有主要AI模型技術「輝達全包辦」
黃仁勳接著補充說,各國都會自行投入建置,如果看得更深入,其實這些投資都能賺錢,足以支撐建置開銷。
接下來分析師問輝達會如何使用大量現金:要投資生態系,還是回饋股東?黃仁勳說重點在供應鏈。他正投入資源以確保成長。他補充說,公司資產負債表非常強健,並指出,這些投資是為了擴大技術的影響力,與合作夥伴建立更深的技術合作。輝達投資OpenAI是為了更深度的合作並支持其成長。他提到,最新公布的與Anthropic的合作,是Anthropic首次使用輝達架構。
談到與Anthropic的合作時,他表示,現在所有主要AI模型都在輝達的技術上運行,「我們把它們全包辦了。」
沙烏地阿拉伯的Humain(將承載xAI),也在黃仁勳的回答中出現,藉此強調公司正在擴大其地理版圖。
黃仁勳坦言供應鏈成本的「激增」 正與供應商合作與議價
黃仁勳隨後開始解釋推論(inference)的重要性,以及為何它變得愈來愈重要、也愈來愈困難。他強調,市場上一度有人認為推論不需要輝達的晶片,但他認為其實非常需要。
分析師接著詢問輝達最大的瓶頸是什麼?是電力?還是記憶體?黃仁勳並未挑出最嚴重的供應吃緊限制。他說供應鏈的需求都不簡單,但也都不是做不到。他再次強調輝達晶片的能效比最佳。
黃仁勳補充說,越來越多客戶是在看過其他選項後才回頭找輝達,試圖回應外界對競爭壓力上升的疑慮。
分析師接著詢問毛利率,以及是哪些因素推高成本?記憶體晶片被直接點名。
財務長Colette Kress重申公司會努力把毛利維持在75%左右。黃仁勳則描述供應鏈成本「激增」(surge),但表示身為全球最大公司之一有其優勢,輝達正在與供應商合作與議價。
另外有分析師問黃仁勳對於競爭對手的替代產品有何看法?黃仁勳說,其實全球真正具有規模的晶片設計團隊不多。他表示輝達已經轉向打造電腦中的多項關鍵元件,而晶片的數量與支援的模型多樣性,都提升了挑戰的複雜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