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投資長觀點|台灣關稅介於這水準是合理結果 要低於歐盟及日本不切實際

財經 投資長觀點
2025/07/29 18:02
CC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川普最近陸續公布各國的關稅,亞洲國家稅率普遍介於15%到25%之間,外界關心台灣的關稅何時開獎,如果也落在這個水準,對台股行情及各產業會帶來哪些衝擊?

川普本周宣布對歐盟關稅降至15%,圖為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等官員會晤。法新社 zoomin
川普本周宣布對歐盟關稅降至15%,圖為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等官員會晤。法新社

LuminousAsset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指出,最近在全球貿易議題上有不少進展,近幾周,美國陸續跟越南、印尼、菲律賓及日本敲定貿易協議,關稅都在15%到20%之間。周一早上美國也宣布跟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把歐盟進口的產品課徵關稅定在15%。

因為歐盟內部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分歧,加上歐盟也是美國最大的區域貿易夥伴,所以美國跟歐盟達成貿易協議,被認為是除了中美貿易談判以外最複雜的一個,美國跟歐盟能夠達成協議,是解決貿易衝突的重要一步

關稅高於20%市場將負面解讀

此外,第三輪的中美貿易談判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登場了,相信隨著市場對貿易議題的進展,短時間之內應該會有一些相對正面的反應。

隨著8月1日的關稅大限逼近,台美關稅談判結果應該很快就會出爐,但也不排除在之後會持續進行,市場最近就傳出中美暫停加徵關稅的截止日是8月12日,應該有機會往後展延幾個月,從目前已經公布稅率的亞洲國家來看,美國對台關稅如果在15~20%之間,應該是市場可接受的結果,正面訊息是不確定性消除,台股預期會有正面的反應。

他表示,川普最近頻頻拋出15%作為關稅底限的看法,15%應該是亞洲各國關稅的下限,加上日本、歐盟的談判籌碼都比台灣好很多,也只能談到15%,如果台灣想要談到比這兩大經濟體更低的稅率,可能不切實際,但是如果稅率高於20%,也就是高於其他亞洲的出口對手,將會削減台灣出口產品競爭力,市場可能會朝負面來解讀。

美國與中國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美聯社資料照 zoomin
美國與中國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美聯社資料照

台灣恐面臨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

陳彥甫說,如果要看對台灣各產業的衝擊,除了看稅率以外,也要觀察其他的條款,從美國跟日本及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可作為參考指標,像是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歐盟也承諾要投資6000億美元,加上要購買大量的美國飛機、軍火、能源等產品,在這兩個大的經濟體達成協議之後,對後續還在談判的國家造成很大的壓力。

加上日本也要開放美國的汽車及稻米農產品,這也都成為後續包括台灣、南韓關稅談判的一個樣本,可能會被美國要求比較辦理。不光要承諾開放市場,還要承諾投資美國,承諾購買美國產品,用川普的說法就是,你要用真金白銀來換比較低的關稅,台灣可能也無法避免。

還有就是美國農產品,陳彥甫說,這是很多國家當初在談判時不願意退讓的點,包括台灣,但是現在看到日本都願意提高美國稻米的進口配額,上周也看到農業大國澳洲願意開放進口美國牛肉,川普更直接點名其他禁止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要注意,顯然進一步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過去不能進口的,現在要調整,台灣的農業、畜牧業要準備好面對衝擊。

圖為南韓農民上周在首爾集會,要求政府與美國談判關稅協議時,應要保護農產品和肉品市場。法新社 zoomin
圖為南韓農民上周在首爾集會,要求政府與美國談判關稅協議時,應要保護農產品和肉品市場。法新社

行業級別關稅影響更大

目前這些稅率很多都是國家層級的關稅協議,美國各種基於232條款的行業級關稅,現在還在討論中,包括半導體潛在結果還不明朗,雖然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2周內會公布結果,但還不清楚這類關稅跟國家層級關稅如何互動,是往上加還是相互抵消,但以半導體在台灣經濟扮演的重要角色來看,行業級關稅的影響可能會比國家級的關稅更大。

陳彥甫提醒,投資人不應該排除川普政府未來會重新審視已達成的貿易協議,繼續用關稅威脅作為談判手段的可能性,包括最近威脅泰國跟柬埔寨作為停火,不然就不談關稅了,兩國也很快就坐下來達成協議。預料在8月1日之後,川普還是會繼續用關稅作為談判的手段,因此關稅議題不是過了8月1日就明朗了,未來可能還會是繼續討論的議題。

(出版時間 12:53,影片更新 18:01)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zoomin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投資長觀點 # 陳彥甫 # 川普 # 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