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何麗梅親曝台積電ESG起源來自張忠謀一張表 永續DNA紮進日常營運中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9/12 16:19
克里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資深副總何麗梅今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共榮x成長論壇」中表示,台積電自2011年成立ESG委員會以來,真的覺得做出一些成績,包括水資源管理、循環經濟、生態社會共同體。她更親曝14年前,創辦人張忠謀隨身拿了一張紙,清楚畫了一張表,這張表的橫軸上寫著「我們在哪一方面可以對社會有貢獻」,縱軸是說「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才可以對社會有貢獻」,這張表也是台積電ESG的起源,把台積電永續的DNA一點一滴地紮進日常的營運當中。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蕭文康攝
zoomin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蕭文康攝

何麗梅:ESG是社會與公司的營業許可證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表示,ESG是代表環境、社會、治理,但她最喜歡的意義,是Net Positivity作者Paul Coleman講的,「ESG是社會與公司的營業許可證」,我們都知道ESG是強調企業跟利害關係人要共好。最近幾年來,你會發現ESG的利害關係人越來越多,不管是交易所、投資人、政府機關或是客戶、公益商人都有對ESG的要求。你會發現企業的責任越來越大,但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自己的觀察,ESG不只是一個善行企業的責任,透過推動ESG,以努力的做減碳節能、以愛護環境、以強化公司治理、以注重人權、使你越吸引、越留任人才。

因此降低營運風險,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創造本業的成功,因此你有能力照顧員工還有供應商,可以為會股東,也可以有資源關懷弱勢,也可以貢獻稅收給國家,促進國家經濟。

這一連串的正循環,你都做到了,不就是把責任變成長期競爭力嗎?所以她非常相信ESG是在快速變化整個經營環境當中,是促進企業永續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模式。

台積電ESG起源張忠謀畫的一張表

她透露,台積電成ESG的旅程是在14年前,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隨身拿了一張紙,清楚畫了一張表,這張表的橫軸上寫著「我們在哪一方面可以對社會有貢獻」,縱軸是說「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才可以對社會有貢獻」,何麗梅說,因為我們的願景是要提升社會,所以這張表是台積電ESG的起源,這張表把台積電永續的DNA一點一滴地紮進我們日常營運中。

何麗梅說,早在14年前,2011年台積電成立了ESG委員會,她擔任委員會的主席,2019年成立ESG指導委員會由董事長領導,各個主管擔任委員,在這個委員會當中,大家一起制定很多中長期目標,還有一些策略,比如說淨零排碳、RE100、聚焦9個聯合國的SDG,把它們配成五大面向,成為台積電在ESG的關注點。

台積電企業永續副處長張麗絨。蕭文康攝 zoomin
台積電企業永續副處長張麗絨。蕭文康攝

台積電一滴水用3.5次

她進一步說明,五大面向就是綠色製造,用的是大型製造業,建立責任落幕鏈,打造健康共榮市場,培育人才,以及關懷弱勢,那這就成為了全公司上下一致共同的方向。

我們一起能夠穩健在這條上邁進,相信大家對於ESG、台積電的研究相當熟悉,台積電的ESG有過277頁,董事會說太多頁了,何麗梅心想要把它們都精簡一點,太多頁了,還有很多單元報告,除了在科技上的不斷進步,台積電在永續的發展上面也是不遺餘力,有很多的綠色的創新,這麼多年來,她覺得做出一些成績,今天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其中大家都共同關心的三個領域,一個是水資源管理,第二個是循環經濟,第三個是生態社會共同體。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她說,大家都聽過台積電一滴水用3.5次,台積電是怎麼樣來打造生生不息的入水模式呢?因為對半導體而言,水資源是非常關鍵,在過去幾年,台積電要建構一套生生不息的入水模式,除了我們一個新廠,相當高的水收率循環,一套備位以外,在12吋廠都是90%以上,水資源透過最有效的運用,用台積電再生水廠為例子,再生水廠在改變前依賴傳統水源,公司已有多年的水回收利用基礎,其製程用水回收率至少都在85%以上。

台積電在中科打造第一座資源循環場域

她記得有1年乾旱的時候,台積電有去買水,就建構的再生水來執行為例子,到目前為止,再生水的替代品是17%,我們預計到2030年會漲60%,這是台積電對於水資源的建設堅定的承諾。

第二件事情是循環經濟,台積電不是只有從搖籃到搖籃,希望從廢棄物變成寶物,各地的晶圓廠都透過源頭減量,都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想辦法去減量,把廢棄物的產生降到最低,更將資源發揮到極致,目前尋求的廢棄物回收率是97%,在台灣需要去掩埋的廢棄物不到1%,台積電在台中科學園區建立零廢棄物造中心,這是台灣的第一座很核心的資源循環場域,跟好幾個供應商合作,透過一套從所未見的行動模式,很成功的將廢棄物轉化為高價值的戰勝材料,包含電子級的原物料。

台積電的目標是希望它能夠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當中全面運用,這樣就可以降低原物料開發的需求,也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在過程當中也請求政府打通了很多適法性的問題,為國內循環經濟的發展帶來奇蹟。

把蜂蜜釀成「積蜜」伴手禮

第三個是生態共融與社會關懷方面,台積電的綠色製造就是相信和企業發展跟生態協定共融的,她覺得今年是台積電最豐碩的一年,台積電在很多廠區復育螢火蟲,在台中科學園區能夠復育出一種瀕臨絕種的魚類巴氏銀鮈,現在少量在台積電廠區的河川當中,台積電在晶圓廠稱為是一個動物的家。

何麗梅說,這有點不可思議,台積電在友善的生態環境養活著很多同仁的熱忱,還吸引很多的蜜蜂來這邊居住,台積電同仁不曉得怎麼想出來的,就出了一本書,跟很多蜂農在學校合作,把台積電廠區蜜蜂產生的蜂蜜釀成紀念品,伴手禮取名叫「積蜜」,這就是台積電在很多生活多樣性,各方面做的努力的成果。

何麗梅笑說,她以前想說蜜蜂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她住到鄉下之後,就了解蜜蜂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把環境破壞了,蜜蜂不能生存,農業會出大問題,你的水果不會結果子,蔬菜會長不好,農業發生很大的問題時會影響到民生,會影響到社會,所以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資料,除了環境以外,也透過台積電慈善和文教基金會一直支持社會和社區的共好。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ESG # 何麗梅